李嘉诚与巴菲特 两个老头的资本艺术

张寅


  由于近期国际股市、国际汇市的动荡,全球经济界都在陷入要么是反思,要么是困惑情绪之中,但是全球顶尖金融投资家和产业投资家,似乎并没有因经济衰退而不知所措。他们开始了新一轮投资布局。他们开始对全球行业未来前景和未来产业投资热点,以及那些被投资人抛弃的被低估企业资产进行评估。
  
  巴菲特和李嘉诚无疑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如果说在他们2000年那个红热春天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高估企业而获利颇丰,那么,现在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开始低吸被低估企业资产便不得不让人感到其与众不同的投资技巧。
  
  股王巴菲特近期收购了Dynegy旗下的天然气管道公司北方天然气,这是巴菲特今年第二次收购能源类公司的资产。美国北方天然气原先属于安然公司所有,安然去年破产后,由Dynegy以24.73亿美元购得。巴菲特此次收购,收购价仅为18.78亿美元,较Dynegy今年初支付的价格降低了24%。巴菲特就是看准这一机会,从陷入财困的能源公司手上,以可观的折让取得这些资产。
  
  由于安然公司案件依然没有结束,美国能源行业和企业的调整也仍然要继续一段时间,那么随着能源行业调整,行业的整合和行业的资产重组将是不可避免的。类似这种情况在美国和全球其他地区相关行业也会发生。可以设想,因此股王巴菲特将有更多的机会廉价收购那些有求于人的企业。
  

  香港知名的产业投资家李嘉诚先生,在全球通讯业最红热情况下出售了英国“橙子”通讯公司,创造了一个企业资产从收购到出售的经典战役。今年以来李嘉诚正在依靠控股的Tom.com投资打造现代媒体王国,先后对中国国内的户外广告公司按照区域和相关实力进行战略性的收购,为最终在中国全面开放的时候,做战略上的资源储备。同时Tom.com在香港正在对本地对强势电视媒体亚视进行收购的工作。这是李嘉诚为把Tom.com建立成类似和黄、长实两个产业投资集团作出的实质性一步。
  
  同时李嘉诚最近又分拆出长江生物科技上市,为下一个全球投资热点———生物制药做好前瞻性资产和业务框架准备。而李嘉诚通过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申购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大量股票,可以将其视为在中国金融界市场化进程初期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金融资产,为最终进入内地金融市场做前期铺垫性的工作。
  
  我们可以从以上两位世界级金融和产业投资大师的一贯投资战略中发现,企业是可以作为资产买卖的,任何企业如同股票一样有高估的时候,也有低估的时候。我们要从经济低迷中发现企业资产投资机会,并且在经济高潮来到的时候毅然决然将高估企业资产卖掉。

来源:中国经营报
Copyright(C)2003 中国经济网ce.cn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