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年初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就提出“希望年内保险公司上市能够实现零的突破”。而10月27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公开热募,并获得大量超额认购,使这一“希望”变为现实,中国人保就这样成为国内保险公司在海外上市的“第一股”。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人保的上市路径就清晰可见。在7月19日迈出重要一步,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分为三: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中国人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上市做好了准备。而且承销阵容也可谓超级豪华:摩根斯坦利与中金为其全球保荐人,美林、野村国际、嘉诚亚洲、Cazenove、FoxPittKelton负责承销机构投资者,BNP百富勤、中国光大国际和里昂证券负责承销散户投资者。9月29日,另一重量级的国际金融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也与中国人保签订了购股协议,很显然,此举使AIG将作为中国人保的战略投资者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人保的股东,更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都说中国人保此时上市,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胜出者一亮相,自然招来好评如潮。《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机构投资者都希望能买到这家公司的股票,因为它控制着中国70%的非寿险市场。”标准普尔董事黄如白则表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作为主导市场的公司,它的上市有助于提高内地保险业整体的透明度,对于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对手亦将带来更大的保障。”凭什么是第一?
人保拔得上市头筹,自然是一件喜事。但我们还是要问一句:人保为何上市?而且凭什么成为第一家﹖北京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南军认为,人保上市会在两个方面加快发展:一是增加公司权益性资本,壮大公司规模,使人保更快地成为一家在国际上具备一定实力的金融集团;二是使公司经营进一步规范。上市不仅促使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同时要求公司严格按照上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信息披露,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股东谋求更大的利益。在经营战略上从“政府导向”转向“股东导向”。所以,人保与证券市场的“亲密接触”就成为了水到渠成的选择。上市为人保带来的筹资效应是最明显、最基本的效应,但也是最低层次的效应。与筹资效应相比,资本市场的改制效应对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来说更具现实意义。另外人保有巨大的保费收入,上市也让这些巨额资金有效流动起来,死钱变成了活钱。不过人保并非尽善尽美也是事实。在保费收入结构上,责任险和房屋险只各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5%和3%。而车险保费收入却占有66%的比例。这种保费收入结构使人保难以和国际保险业巨头相提并论。同时,招股说明书也在风险提示中承认,公司总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是固定资产,除商业保险业务外的相关资产(包括部分固定资产、在建项目、现金和其他资产与负债)去年底为103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的1/8。而且,公司拥有的部分土地和房产还没有获得所有权证书,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然而,更令投资者担忧的是,人保的偿付能力不足。招股说明书称,“根据保险法和中国的有关规定,人保在去年底时的偿付准备金应在59.43亿元人民币以上,而当时人保的准备金仅有28.02亿元,不足规定额的一半。”尽管如此,人保的“国”字头和“老大”地位及中国保险业的美好前景仍然让人保在国内不多的竞争对手中占尽先机。
为什么是香港?
作为中国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人保为何把它的首次上市选择交给香港呢?
在10月24日召开的京港金融合作论坛上,香港证监会中国政策顾问王沅评价香港股市时说:“香港16-18倍的市盈率与欧美股市极为接近。虽然筹资成本较高,但其相应的监管水平与法律框架更为健全,更有利于上市企业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制度”。
湘财证券北京研发中心研究员宫玉松认为,之所以选择香港,是一个惯例,也是务实之举。香港的资本市场规模在全球排名第八、亚洲排名第二,这其中的魅力令上市公司无法视而不见。香港股市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一个重要的融资场所,今后很可能还会在内地金融改革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虽然从融资成本上考虑,香港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人保赴港上市将更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这其中的意义要大于融资本身。对此,朱南军指出,由于香港股市中有着大量的中资背景股,香港的投资者也更了解中国的企业。更为重要的是,与内地股市相比,香港股市有许多优势,例如香港股市是一个不会被国有股减持问题困扰的市场,一个不为扩容问题过分担忧的市场。
由此看来,人保选择香港,不仅仅是为了打开国际融资通道,更重要的,也是对自身改革真正“动刀”的开始。
能否拔得A股头筹?
原先在中国保险公司海外上市的名册上,平安保险一直是个大热门,而随着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改制与上市筹备的提速,早已形成了保险公司海外上市的新格局。此番中国人保最终胜出,一方面,因其作为“国字号”的保险公司,国际市场的号召力非其他公司可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规模适中又不至于使投资者难以“消化”。
于是在香港联交所出现了中国人保提前1天完成公开招股、受大量投资者热捧的可喜场面,上市价也比预计价格稍有提高,成为香港今年首次规模最大的公开募股。人保赢得了一个“开门红”。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A股市场上,人保也能继续他的佳绩,中得A股市场状元吗?
今年年初,人保总经理唐运祥就曾表示,争取新设立的股份公司尽快以H股形式在海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然后择机以A股形式在内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看来人保的这支“回马枪”是必杀无疑的了。
但业界人士更多看好的是跃跃欲试的新华人寿和大众保险。银河证券投资银行部的夏中轩经理认为,中国保险公司的上市走的是境内外并举的路子。在三大保险公司力图闯荡国际资本市场的同时,新华人寿和大众保险作为寿险及产险A股第一股的热门候选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大众保险更是传出了将转让手中持有的安联大众股权的消息,其谋求上市资格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而且诸多困扰保险公司在内地A股上市的问题也正被新华人寿和大众保险各个击破。所以人保能否抢得A股第一股的名次还是要划个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