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的巴金,用这个笔名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以及《短简》等散文集。
●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丛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了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主编《收获》杂志,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
巴金代表作

●中篇小说:《灭亡》(1929)《死去的太阳》(1931)《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1932)《砂丁》(1933)《萌芽》(又名《雪》)《新生》(1933)《利娜》(1940)《憩园》(1944)《第四病室》(1946)《爱情的三部曲》(1936合订《雾》《雨》《电》)《星》(1941)
●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三部,1940-1945)《寒夜》(1947)
●短篇小说集:《复仇》(1931)《光明》(1932)《电椅》《抹布》(1933)《将军》(1934)《神·鬼·人》(1935)《沉落》(又名《沦落》,1936)《发的故事》(1936)《雷》(1937)《还魂草》(1942)等
●散文集:《海行》(又名《海行杂记》,1932)《点滴》(1935)《旅途随笔》(1934)《生之忏悔》(1936)《龙·虎·狗》(1941)《废园外》(1942)《怀念》(1947)《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1951)《随想录》(1979)《创作回忆录》(1981)《心里话》(1986)《十年一梦》(1986)等
●传记:《巴金自传》(1934)
●童话集:《长生塔》(1937)译作
●小说/诗集:尤利·巴基的长篇小说《秋天里的春天》、赫尔岑《一个家庭的戏剧》、普式庚诗集《叛逆者之歌》、斯托姆的短篇小说集《迟开的蔷薇》、王尔德的童话/散文诗合集《快乐王子集》、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短篇小说集《门槛》等
●剧本:阿美契斯的《过客之花》、廖·抗夫的《前夜》《夜未央》、A·托尔斯泰的《丹东之死》
●传记:凡宰特的《一个卖鱼者的生涯》柏克曼的《狱中记》、高尔基的《回忆托尔斯泰》、巴甫洛夫斯基的《回忆屠格涅夫》
●理论著作:《科学的社会主义》等链接教材中的巴金作品
●小学课本:《鸟的天堂》《海上日出》
●中学课本:《灯》《繁星》
关于巴金的新书

●《巴金的世界》彭新琪著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是巴金好友靳以的学生,根据几十年与巴金及其亲友的亲密接触,写出心目中的巴金。
●《我的四爸巴金》李致著北京三联书店
贯穿了巴金的青年、中年和晚年。由于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的接触,提供了少为人知的巴金生活的另一面。
●《巴金全传》文学评论家陈丹晨撰写的长篇传记
涵盖巴金百年心灵历程。
●《百年巴金》四川人民出版社和香港文汇出版社
斥资50万元,随文配图400余幅,其中不少从未公开过。
●《一个小老头,名字叫巴金》刘屏著
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典型遭遇的最好写照。
●《生命之华———百年巴金》陈琼华著鹭江出版社
作者编著宗旨:“为人作传,必人己之间,同弗是,异弗非,方能持理之平,而施之不枉其实。”
●《老巴金》(画册)
作者是巴金大哥李尧枚的外孙李舒。李舒自1982年起常到上海,成为晚年巴金不可缺少的助手。喜欢摄影的他,闲暇时抓拍了巴金许多照片,同时也记下了巴金生活中的许多趣事。
●以及《巴金的一个世纪》、《巴金与萧珊》、《走进巴金的世界》(四川文艺出版社)《巴金图传》(广东教育出版社)《巴金百岁年表》(李存光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