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更多新闻 > 正文
 
韩国电影打败日本 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图)

2004年12月16日 14:51


2003年末的票房大片《实尾岛》  


韩国本土商业大片的旗帜性电影《生死谍变》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华语电影不再是欧洲电影节的宠儿,日本电影也失去了昔日的光芒,在西方电影殿堂捍卫亚洲电影力量的重担,落在了韩国电影人肩上。

  2002年,韩国资深老导演林权泽凭《醉画仙》荣获第五十五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打响了扬威国际的第一炮。同年9月,李沧东的《绿洲》赢得五十九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成就了韩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另一大壮举。而本片,仅仅是李沧东的第三部作品而已。

  2003年,韩国电影平静了一年,实为来年的辉煌养精蓄锐。2004年2月,韩国最具潜力的中生代导演金基德终于功德圆满,以《撒玛利亚女孩》在柏林拿下了“早该属他的”最佳导演奖。而5月又从戛纳传来喜讯,朴赞旭的《老男孩》获得评委会大奖。更夸张的是9月份的威尼斯,金基德的《空房间》不仅迟到地破格入围,更出人意料地摘取最佳导演银狮奖。

  韩国电影能在同一年中同时扬威柏林、戛纳和威尼斯三大电影节,如此显赫的骄人成绩,简直就如同日本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黄金时代”。

地位与影响

  曾几何时,东京电影节作为起步较早的国际电影节,在亚洲始终扮演着老大的角色。然后近年来随着釜山电影节的崛起,前者的老大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今年的第十七届东京电影节,无论参赛影片的数量抑或国际性已经都无法媲美今年的第九届釜山电影节。

  相对于柏林、戛纳和威尼斯三大国际电影节一直遵循倡导的国际性,东京电影节越来越沦为本土电影展映活动的地方性节日。今年的第十七届东京电影节上共有100多部电影参展参赛,其中日本本土电影的数量居然过半。相比之下,今年的第九届釜山电影节共吸引了200多部电影前来,不仅是以亚洲电影为基调,还广泛覆盖了世界各地的最新作品。韩国政府和电影界正在努力将釜山电影节打造成东方的戛纳电影节。目前它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各大制片公司跟韩国制片公司的重大交易会,每年都有大批电影人在这洽谈版权、出口、投资、拍摄等事宜。

票房保卫战

  不仅仅是电影节的胜利,在票房保卫战中韩国也是远超日本。今天,世界上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在看好莱坞电影。日本在好莱坞的大肆入侵后,本土电影早已溃不成军。除了一些靠口碑取胜的非主流文艺电影,能和好莱坞抗衡的商业大片屈指可数。而此时韩国电影就要光荣得多:从1999年的《生死谍变》开始,韩国就开始走上了打造自己的民族商业大片道路。2000年的《JSA共同警备区》,2003年末的《实尾岛》,到2004年的《太极旗飘扬》。就算是好莱坞《指环王》、《蜘蛛侠》那样令全世界沸腾的超级大片,也很难跟这些韩国的本土大片分一杯羹。2003年末在韩国上映的《指环王3》,其票房居然仅是同期《实尾岛》的一半。而接下来的《太极旗飘扬》,甚至又很快刷新了《实尾岛》的纪录。

  据韩国电影委员会的调查,本土电影在韩国电影票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从2000年开始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48%上升到2003年的49%;而2004年上半年,又飙升到62%。纵然电影配额制度也起了一定作用,但那仅仅是客观原因而已。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