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2》开播《激情3》开机 激情可以燃烧多久(图)
  
李彦
 2004-05-05 08:09

  《激情燃烧的岁月》余音尚在耳边,《激情燃烧的岁月2》已于5月2日在北京电视台二套黄金时间播出,而《激情燃烧的岁月3》已改名为《国脉》在5月6日正式开机,《激情2》为了借势《激情1》的火爆而特意改名,而《激情3》则为了避免《激情1》的影响转而改名,究竟哪部会更为成功,最终还要由观众来评判。

  《激情2》“借势”有难言之隐

  如果说《激情燃烧的岁月》演绎了石光荣从战斗英雄回归为平凡老人的心理变迁,那么《激情燃烧的岁月2》则展示了石林从一个小人物最终成长为英雄的过程。《激情2》主要讲述了石林驻守海岛的故事,展现了“文革”时期的一段爱情,制片方表示《激情2》在故事、人物关系上与第一部没有太多联系,但对主人公交代却以石光荣儿子石林为噱头,第二部对于石光荣的退场也没有描述。对此,该剧制片人马建安承认:“第二部确实有借第一部势头的意图,而将原剧《大海作证》改名为《激情2》也是考虑到市场的运作。”马建安解释:“导演武斐不愿意将《大海作证》改名为《激情2》,但是市场运作的确需要向观众吆喝。如果又做成像《激情1》那样,静悄悄地播出,等待它慢热,显然在商业方面是不成功的。说《激情2》的主人公是石光荣的儿子也是很无奈的事,因为考虑到既然是第二部,跟第一部总得有联系,因而跟观众说这是石光荣儿子的故事,但其实石林这个人物完全与第一部没关系。在拍摄时也有人质疑,为什么不让石光荣再出场几次,这样会给观众一个交代,也不显得突兀,同时还能带动收视,但问题是一方面孙海英本人能不

  能出场,另一方面是第二部不适合加入石光荣的故事,我们起初编了一些交代他的情节,但发现加在哪儿都很别扭。”

  导演拍戏“一意孤行”

  当初《激情1》的制作艰难是因为资金的匮乏,而《激情2》的制作是风险投资过大。马建安说:“拍戏我们选景是在长岛,为了效果的理想,导演武斐选中了长岛上的一个荒岛,他以前曾经去过,他说那里的景致与剧本中描写的近似。”当时剧组人都极其反对,“因为常年没有人去过这个岛,当然不会有停泊的码头,如果辨认方向、位置不准确,触礁的可能性非常大,就关系到剧组几十人的生命安全。但导演武斐坚持上荒岛拍摄,“几次上岛都不成功,他也不放弃,最终到达岛上,剧组人看到了荒岛上的景色后,才感叹导演的毅力。然而在岛上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还赶上非典时期,拍摄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部戏中,武斐绝不受前一部的丝毫影响,他没有将爱情作为主线,而是更关注在历史特定时期中一个人物的成长,对于演员的指点,导演也同样地“一意孤行”,虽然双方会有观念冲突的时候,但最终从监控器前看,效果是理想的。

  第三部将成“终结篇”

  就在第二部播出之际,《激情燃烧的岁月3》的拍摄也已经启动,并已更名为《国脉》。马建安告诉记者,改名“是尊重导演安战军的想法,他希望观众看该剧时,不受‘激情’前两部的影响。”虽然《激情2》和《国脉》不是《激情1》的续集,但它们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次虽然改了名,但它和前两部都是一个题材的延续,其精神内核还是完全吻合的。第三部以“修建青藏铁路的事迹贯穿全篇,全剧都在青藏地区拍摄。”马建安承认,“前两部在制作上都比较欠缺,《激情1》在拍摄上显得简陋,很难拿到美术、摄影等单项奖,因而第三部邀请了一流的导演、摄影、灯光师,希望将它在全方面做成精品。”第三部两位男主演是冯国庆、刘跃军,女主演是涂凌,剧本的创作是演员刘跃军完成的,青藏铁路修建需要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等各种问题,而演员们在表现这种艰苦时,势必要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战斗,他们将在那里做一段时间的体验生活。马建安说:“这部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49年到上世纪80年代,拍完这部作品,‘激情’系列也就告一段落,下面我们该关注现代都市题材的作品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  
Copyright(C)2003 中国经济网ce.cn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