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踢球是为了成长

2018年07月08日 07:2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世界杯赛事正酣,各个强队的优异表现,不禁让国人替中国男足“捉急”。中国足球还有希望吗?可能已经有了。

  最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2015年以来,校园足球工作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加速度”:踢球的人多了,会踢的人多了,踢得好的人多了,教足球的人多了,会教的人多了,整体水平也提高了。最令人振奋的是,他说“校园足球发展到今天,足球苗子开始出现了”。

  如果能有一大批身体素质、竞技水平处于一流阵营的球员,就像当年的女足一样,中国足球是有希望的。关键是,怎么把这一批好苗子选出来、培养好?从目前世界的经验来看,在青少年中开展足球教育是核心。

  长期以来,我国看球的人多,踢球的人少,职业球员、职业教练、专业球场极其匮乏。家长和学校关心的是课外班、小升初,把足球看作不务正业。从2015年开始,我国遴选认定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保证每周体育课有一节用于教足球。据统计,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实际在校生有1200万人。其中,60%以上的在校学生至少一年参加过1次足球竞赛活动,有的地区达到80%。

  目前,国家及校园足球教师培训达到2万多人,教练员培训达到5000多人,省市级校园足球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达20万人。过去3年,全国还新增了5万片足球场,为开展足球运动提供了保障。

  以1200万名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为基础,教育部开展了校园足球联赛。3年内,每一年校园足球联赛的水平,尤其是选出来的全国最佳阵容的水平都在上台阶。在日常训练和联赛的磨砺下,好“苗子”开始脱颖而出,选出来的目的初步达到了。

  不过,关于这些“苗子”如何培养,又开始成为新问题。是让他们封闭集中训练,或者大规模增加其足球训练时间,还是让他们留在原来的班级、原来的学校里学习,就近训练,可能会决定学生的不同人生,也会受到家长的鼓励或抵触态度。这就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发展校园足球究竟是为什么?

  面对好“苗子”,绝对不能掐尖,不能急功近利。这些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可以进入本区域的“满天星”训练营,利用课余、周末、节假日等时间进行集中训练和比赛,并层层选出区域、县市区直至全国最佳阵容。同时,相关部门还应以科学负责的态度搭建校园足球科研体系,研究从小踢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到底有什么促进作用,每天锻炼1小时、每天有一场比赛会不会影响他的学习成绩,校园足球体系和职业足球、专业足球的青训体系应该如何对接等问题,以打消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的顾虑,让小球员们更安心踢球。

  按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要求,到2025年,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达到5万所,届时中国足球的蓄水池将会更加庞大。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球迷都应该多一点耐心,让中国足球的好“苗子”稳步成长,更要多一点信心,让这些孩子为了乐趣而踢球,而不是只为了奖杯踢球。有一群真心热爱足球的孩子,中国足球必定会早日实现崛起。(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若 瑜)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