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鱼同乐八百年,“稚童戏鲤”寻常见:人欢水笑鲤鱼溪

2018年01月21日 07:3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鲤鱼溪呈S形穿过浦源古村。 韩秉志摄

▼浦源村里随处可见爱鲤护鲤的标语。 韩秉志摄

  ?沿着青石路溯溪而上,可见成群鲤鱼你追我赶。 韩秉志摄

  ? 村民骨子里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文化传承的原动力

  ? 流传数百年的乡规民约,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通相谐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浦源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却吸引了数不清的游客前来驻足欣赏。一切都因这里有一条“鲤鱼溪”和当地独一无二的“护鱼文化”。冬日里,笔者来到鲤鱼溪,探寻背后的故事。

  人鱼同乐

  一进浦源村村口,便见一条潺潺小溪。溪水略显湍急,但仍可见成群结队、五彩缤纷的鲤鱼在溪中怡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尽显“主人翁姿态”。

  这小溪,长里许,宽丈余,深不过一米。据史料记载,从800年前的宋朝开始,这里就生活着既可清洁水源、又能用以观赏的各色鲤鱼,故此溪被称为鲤鱼溪。

  顺着溪流向上游望去,浦源古村便映入眼帘。村里人介绍,村子的肇基始祖是河南开封朝奉大夫郑尚。为避战乱,公元1209年郑尚举家迁居至此。当时,村中没有饮用水水源,村民生活用水都是从溪中挑来的。时逢兵荒马乱,为防止溪水污染或遭人投毒,大家想出了个办法,在河道中筑起一个个小水坝,放养鲤鱼。

  而今,溪边的老街还保留着旧日的韵味:青石板、木房子,从缝隙里冒出的绿草叶,在寒冬中透着一股生机。间或一两家杂货店,大部分还保留着民居功能。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男人们忙着干农活,妇女们在溪边洗衣洗菜,水中的鲤鱼则悠然自乐,“闻人声而来,见人景而聚”。

  年近80岁的郑庆森老先生对鲤鱼溪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他介绍说,这里的鲤鱼很通人性,每到夏天,村里的孩子光着身子跑到溪边玩,只要稍微招呼一下,鱼就会自己游过来。孩子们甚至可以把鱼抱起来,俨然年画“稚童戏鲤”的生动呈现。

  为何“人鱼同乐八百年”而不衰?据史料记载,郑氏第八世祖晋十公召集村民代表,制定了护鱼的乡规民约:谁捕食鲤鱼破了戒,就得出钱为死去的鲤鱼举行葬礼。不仅如此,还要向全村人设“罚宴”三天,并请戏班到祠堂演三天大戏。

  走在鲤鱼溪边的通道,至今仍能看到各种高低不一、构造各异、大小不同的拦水坝。这些拦水坝或利用溪底自然突出的岩石,或利用大小不规则的乱石构造,所在之处都是溪道较直、落差较大的地方,其目的就是防止洪水来临时鲤鱼被冲走。由此可以想象,当年郑氏人家是如何千方百计爱鱼护鱼的。至今,浦源村村民仍旧敬鲤如神。在村子周围饭店里,是绝对点不到鲤鱼这道菜的。

  最特别的,莫过于位于鲤鱼溪边一对千年古杉树下的“鱼冢”。因为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鲤鱼死了,他们就把它埋在固定的地方,久而久之,竟然形成了“鱼冢”,还撰写了“祭文”。这也是村民世世代代守护鲤鱼、守护祖先遗训的见证。

  如今,鲤鱼溪风景区已经远近闻名。据统计,仅2017年,浦源村就迎来了超过50万人次游客。当地并未因此迁走溪边的住家,还因势利导,把古代的“人鱼同乐”景观保留下来。800多年来,浦源村的郑氏人家就依着这悠悠500米清涧,牢记着祖辈留下的训诫,传承着人人爱鱼、家家护鱼的乡风民俗。

  美美与共

  踱步岸边,静听过路行人的欢声笑语和溪中的淙淙流水,不禁感叹,人与自然竟能如此和谐。

  人鱼关系有如鱼水,人与人相处同样充满和谐。在鲤鱼溪两侧,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土木结构古民居。这里居住的村民,大多郑姓,基于同一祖先衍派,各家各户在建房时往往以邻为伴,火墙(防御火灾的土墙)相共。而村里人之间的关系,也如这建筑一般亲密无间。

  鲤鱼溪两岸的过道,大多由颜色质朴的杂石铺设,夹溪而建。细细看来,不过两米来宽。如果人车共行,往往是车让人,等行人过去后,车再徐徐前行,从未见纠纷。

  再走几步,村里几个活泼开朗的小孩子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面对陌生人,孩子们丝毫不显得怯场。这几个当地的“红领巾”小导游,引领我们来到村口附近的郑氏宗祠。这里也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姓氏宗祠之一。

  祠堂的门面虽不阔气,但进了门却是另一番景象。有道是“义孝名祠金不换”,这里收藏的板漆楹联、匾额等文物,让人仿佛穿越回过去。这里有清代进士、兵部尚书示松书题的“文魁”,明洪武十八年状元吴伯宗题赠的“义门济美”,等等。

  在宗祠里,我们邂逅了80岁老人郑立义。老人虽然已经不能很清楚地表达,但问及祖辈们留下的祖训,他依然显得激动不已。老人说,这么多年来,哪怕是在最难熬的饥荒年代,子孙都不捕杀鲤鱼。族人对这条“乡规民约”的遵守,也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情。

  如今,郑立义所引以为豪的传统,已经传到年轻一代。宗祠悬挂的牌匾背后的忠孝故事,村里的小孩子几乎人人都能言语几句。

  在村头,郑孝照老人静静地坐在家门口。见到来人搭讪,老人微笑着让进屋去坐。老人家今年67岁,按说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但他还想找点事做,每隔一段时间,就进一点中药材,不图挣钱,为的是方便村民拿药。笔者要留老人家姓名,老人洋洋洒洒在本子上写下“浦源村旧街13号郑孝照”字样。写完后,老人还会心一笑,那意思仿佛说,看我这字写得还不错吧!

  在村里,小小的光饼也有来由,据说这是戚继光将军为抗倭专门制作的行军粮。人们为了纪念戚继光平倭的业绩,便把这种烤饼称之为光饼。在村口,老板郑顺发开了顺发光饼店,铺子不大,生意却不错。谈起生意经,郑顺发只有一条:“要卖就卖热乎的。要是饼凉了,你要买,我还不卖呢!”

  记住乡愁

  时代变了,古老的村庄也融入了新内涵。特色小镇、全域旅游……这些新名词进入了浦源人乃至整个周宁人的视野。绵延不断的鲤鱼溪,见证了这里人们特有的农耕生活方式,还有祖辈流传下的手艺和文化。因鲤鱼溪衍生出来的艺术品商店、鲤鱼溪画院,也给村子里带来了新的元素。

  2017年末,在外闯荡了数年的“90后”小伙叶顺朝决定返乡创业,在鲤鱼溪边开了一家艺术品商店。谈及原因,小伙子说,走了这么一大圈,到头来还是觉得回家最舒坦。学过雕刻技艺的他,希望能够借着鲤鱼溪文化和自己的手艺,开创一番新事业。

  当地人都视鲤鱼为“神鱼”,但鲤鱼溪里的鱼儿当然没有超乎自然界的奇异力量。它们的灵性、人性的养成,得益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今,很多在外打工的浦源人并没有忘记家乡,每年像祭祖日这样的大日子,大家无论多忙,都一定要回来。

  我试图探索,是什么原因让鲤鱼溪文化保持长久不衰?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大概理解了,村民骨子里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这一文化传承的原动力。找得回文化,才能记得住乡愁。流传下来的乡规民约,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沉淀得以焕发,使其与现代文明相通相谐,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这也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基。

  现在,位于鲤鱼溪边的“人鱼文化特色小镇”规划项目已经开工。鲤鱼溪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