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我国抗抑郁机制研究获重大突破

2018年02月15日 11:05   来源:杭州日报   周炜 方秀芬

  浙大科研团队为开发新型药物带来曙光 

  年前,浙江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项科研成果,我国在抑郁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主导这一科研项目的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胡海岚团队。

  2月15日,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该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ResearchArticle),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

  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成研究热点

  目前,抑郁症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达11%,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额每年以百亿美金计。

  “针对精神类的疾病,尤其是抑郁症,药物起效的时间往往非常缓慢,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而且只在20%~30%左右的病人中起效。”胡海岚指出,“这提示目前的抗抑郁药物可能只是间接地起到作用,我们对抑郁症机制的了解可能还没有触及其核心。”

  其实,近年来抗抑郁药物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明星分子,叫做氯胺酮,它是麻醉剂也是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科学家发现它在低浓度下可以非常快速地、在一小时内改善情绪,并且消除严重抑郁病人的自杀想法。它可以在70%以上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发挥作用。所以理解它怎么能够那么快速、有效地抗抑郁,是近年来脑科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热点问题。

  研究:簇状放电引发抑郁

  胡海岚团队通过科学实验,首次揭示了外侧缰核的一种特殊放电方式——簇状放电是抑郁症发生的充分条件,而氯胺酮的起效原因正是有效阻止了这一脑区的簇状放电。

  外侧缰核是大脑中海马体下方一个小小的核团,它是大脑的“反奖励中枢”,被认为介导了人的大部分负面情绪:恐惧、紧张、焦虑。它与中脑 “奖励中心”的单胺核团相互“拮抗”,左右着我们的情绪。

  神经元通过放电向下游发送信息。团队发现,在抑郁症小鼠模型当中,缰核神经元的放电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正常小鼠的放电模式是单次放电,而抑郁症小鼠呈现出更多的簇状放电行为,就像霰弹枪变成了机关枪,密集高效地射出子弹,发送的信息变得非常高效。”胡海岚说,这种放大的信号强化了外侧缰核对“奖励中心”的抑制,让小鼠感受不到快乐,产生了抑郁。

  为了证实这一机制,课题组进行了经典的“强迫游泳”实验。当小鼠掉入“水池”中,正常小鼠会表现出积极的求生挣扎,而抑郁症小鼠则表现出“行为绝望”——瞬间放弃,进入悬浮不动的状态。在另一组“糖水偏好”实验中,抑郁小鼠不能像正常小鼠那样表现出对糖水的偏好,体现了快感的缺失。通过光遗传学技术,课题组实时诱发小鼠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结果显示,原本不抑郁的小鼠瞬时地表现出以上多种典型的抑郁行为。

  这是在抑郁症领域内首次实现了只改变某个脑区的放电模式,从而诱发抑郁样行为。氯胺酮的快速起效的谜团,也在实验中得以解开。

  “这一系列研究阐明了氯胺酮快速抗抑郁的全新脑机制——即氯胺酮可以通过阻断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进而释放对下游单胺类奖赏脑区的过度抑制,最终产生快速抗抑郁的疗效。”胡海岚说。

  氯胺酮本身是毒品,用它来治疗抑郁是以毒攻毒,在临床上还没有获批。胡海岚说,现在我们解析了它的脑机制,将有助于我们设计同样有效,但更为安全的抗抑郁药物。“虽然药物研发的道路很漫长,但是我们已经看见了曙光,并且迈出了第一步。”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