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第二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7年11月21日 15:1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 11月19日,第二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全国近2000名校长齐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共同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未来学校的构建模式以及未来校长的培养标准。

  就当前我国所处的教育环境,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认为,国家进入新时代,教育处于新周期,科技孕育新未来。陈锋表示,未来学校核心特征必然是未来学习,未来学习最重要是回归最基本的学习规律,即自主学习与多样化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才有终身学习,而现代技术发展带来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则是未来教育、未来学校和未来学习的魅力所在。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指出,在教育的新周期下,主要矛盾变为了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短缺,且发展不均衡。因此,教育进入到了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为特征的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钟秉林提出学校要应对的四个挑战: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基于互联网的教学、STEAM跨学科教育的探索、教育国际化趋势。

  谈及未来学校,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说:“为什么要讨论未来学校,因为我们已经感受到新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对学校价值追求所产生的巨大冲击。而未来学校不是对现有学校的推倒重来,只是在人工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势下,学校须思考,未来教育到底该如何走好脚下的路。”

  “我们在仰望未来的时候,在谈教育创新的时候,不要忘记创新的前提是守正,我们只有站对了、看准了方向、走对了路,学校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要真正让技术服务于我们有价值的正确的教育。”原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

  深圳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则表示,未来教育应该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是一种能体现新时代特点、满足新生活需求、应对新技术挑战的教育。而中国教育走向未来,最大的问题是在课堂,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空间也在课堂。

  “未来社会是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的时代,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会极大丰富我们的课堂。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实施,是提升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重要助手。拥抱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异构通讯、泛在学习,未来教育不再是梦。”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陈永平对未来教育充满期待。

  未来教育到底该如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时代新人?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认为,改革学校形态,第一是扎根,第二是信任。“真正在基础教育阶段扎根下去,然后信任孩子,不断让氛围更好一些,选择更大一些,空间更广一些,志趣更远一些,我们的教育也许会更好。”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