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要闻 > 正文

外交习语丨特别的日子,这些CEO收到习主席回信

2020年07月17日 19:20   来源:新华社   

  7月16日,新华社播发的两则新闻引人关注——

  

  

  这两则在同一天发布的消息,构成了观察当前中国经济的特有视角,释放出中国经济破浪前行、坚定开放的鲜明信号。

  “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根据新华社通稿给出的解释,委员会由全球具有行业引领性和代表性的39家跨国公司组成——其分量之重、影响力之大可以想见。

  近日,委员会18位首席执行官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赞赏中国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迅速控制住疫情蔓延并率先复工复产,为支持全球抗疫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复工两不误”钦佩之情的一个缩影。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早迎战疫情的国家,经过艰苦卓绝奋战,及时控制住了疫情,不仅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区域防线,也为全球抗疫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率先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发展,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来信中,首席执行官们特地提到,习近平主席关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论断和“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政策和决心,更加坚定了他们对中国的信心和继续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

  回信中,习近平主席的一席话,更给世界各国投资者派出了定心丸。

  “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落实‘六稳’、‘六保’的重大政策举措,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营商环境,开辟新机遇新前景。”习近平主席说。

  坚定的承诺,一以贯之。

  2018年6月,“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会见了来华与会的知名跨国企业负责人,并同他们座谈交流,一一回应意见和建议。

  

  2018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外方代表并座谈。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实行改革开放已有40多年。许多跨国公司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中国将继续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继续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为国内外企业家投资创业营造更加宽松有序的环境。”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6月的座谈中强调。

  疫情背景下,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5.2%,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到32%。而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无疑为世界经济提供亮色,为全球复苏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回信中,习近平主席坚定的话语给人以力量: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你们坚守扎根中国发展是正确选择”;

  “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策划:张旭东

  监制:刘华、杜宇

  文字:王卓伦

  编辑: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外交习语丨特别的日子,这些CEO收到习主席回信

2020-07-17 19:20 来源:新华社

  7月16日,新华社播发的两则新闻引人关注——

  

  

  这两则在同一天发布的消息,构成了观察当前中国经济的特有视角,释放出中国经济破浪前行、坚定开放的鲜明信号。

  “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根据新华社通稿给出的解释,委员会由全球具有行业引领性和代表性的39家跨国公司组成——其分量之重、影响力之大可以想见。

  近日,委员会18位首席执行官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赞赏中国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迅速控制住疫情蔓延并率先复工复产,为支持全球抗疫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复工两不误”钦佩之情的一个缩影。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早迎战疫情的国家,经过艰苦卓绝奋战,及时控制住了疫情,不仅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区域防线,也为全球抗疫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率先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发展,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来信中,首席执行官们特地提到,习近平主席关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论断和“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政策和决心,更加坚定了他们对中国的信心和继续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

  回信中,习近平主席的一席话,更给世界各国投资者派出了定心丸。

  “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落实‘六稳’、‘六保’的重大政策举措,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营商环境,开辟新机遇新前景。”习近平主席说。

  坚定的承诺,一以贯之。

  2018年6月,“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会见了来华与会的知名跨国企业负责人,并同他们座谈交流,一一回应意见和建议。

  

  2018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外方代表并座谈。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实行改革开放已有40多年。许多跨国公司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中国将继续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继续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为国内外企业家投资创业营造更加宽松有序的环境。”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6月的座谈中强调。

  疫情背景下,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5.2%,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到32%。而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无疑为世界经济提供亮色,为全球复苏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回信中,习近平主席坚定的话语给人以力量: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你们坚守扎根中国发展是正确选择”;

  “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策划:张旭东

  监制:刘华、杜宇

  文字:王卓伦

  编辑: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符仲明)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