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新对话·中国经济特刊”】男性进入敦煌舞的世界

2019年06月05日 19: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日,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正在筹备一场敦煌舞专场演出,演出将于6月8日在北京上演。据介绍,这场演出男子舞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此前,中国敦煌舞只由女性舞蹈演员表演,男子舞蹈的加入,既是中国敦煌舞的创新,也标志着敦煌舞派更加成熟。

  敦煌舞是当代舞蹈艺术家们根据敦煌中众多繁杂的壁画提炼研究的结果,通过对古代敦煌舞姿的研究和敦煌乐舞壁画的灵感与启发,创作出来的一个崭新舞种。融合了国内各民族和国外舞蹈文化而形成的一套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舞蹈艺术体系。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长久以来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鲜为人知的是,这里也是一座舞蹈艺术的宝库。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舞蹈家们沿着丝绸之路的足迹走进了敦煌莫高窟,随即被异彩纷呈的敦煌艺术所震撼,并由此开始了敦煌舞的挖掘、研究与创造。

  史敏是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的教授,也是本次演出的导演。由于出演了上世纪80年代初轰动全国的舞剧《丝路花雨》中的女主角英娘,她成为中国舞蹈界最早一批将敦煌壁画飞天舞姿重现在舞台上的舞蹈家,由此而与敦煌舞蹈结下不解之缘。

  在对敦煌舞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她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对敦煌壁画的解读不够全面,敦煌舞作品中的人物角色都是女性,没有男性角色。长此以往,敦煌男子舞蹈部分的动态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这不利于一个舞蹈流派的形成,仅仅有女子形象的敦煌舞蹈,亦不足以全面展示敦煌舞蹈的博大精深。

  史敏说,虽然敦煌壁画中的菩萨没有性别之分,但其他男子舞蹈形象很丰富。在敦煌壁画中,伎乐天指的是天宫奏乐的乐伎,早期伎乐形象很多还画有小胡子,乃至于人物的身形、脸部的轮廓,都极具男性特征。将壁画形象在今天的敦煌舞蹈呈现中体现男女舞者之分,符合当代社会审美之余也表达对敦煌壁画的尊重。伎乐菩萨的舞蹈以婉转、婀娜、轻灵、柔媚为主要特征,可以由女性来更好地表演呈现,而早期壁画中的男性伎乐、飞天,以及天王、金刚、药叉等舞姿的主要风格特征则是粗犷、洒脱、刚勇、劲健,适合男性表演。史敏认为,只有将这两种风貌迥异的舞蹈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完整的敦煌舞蹈表演流派。

  在2013年11月2日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舞蹈展演“敦煌壁画伎乐天”中,史敏通过编排,在展演中再现了丝绸之路各民族的舞姿、服饰与音乐,并将敦煌壁画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呈现给观众。其中,敦煌伎乐男性演员大幅度的扭腰出胯、伸臂扬掌、体态舒展、挺拔昂扬等动作特征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这些天宫伎乐粗犷豪放的体态手姿、粗壮强健的半裸形体和挺胸昂首的神态,也让人看到了男性的体格和神情之美。敦煌壁画中的男性乐舞首次得以复刻并在舞台上重现,并终于进入大众视野。

  据悉,此次正在筹划的北京舞蹈学院敦煌舞专场演出中,也将会有男子敦煌舞蹈作品上演,千余年前的敦煌舞蹈将走出壁画,“复活”在21世纪。那些在壁画上无法唤醒的飘举的衣袂,在男性敦煌舞的演绎下,又将重新变得栩栩如生。(作者:薛洛辰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