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新对话·中国经济特刊”】政治互信走深走实 经济合作渐宽渐稳——访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

2019年06月05日 19:3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这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近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就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现状、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话题,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采访。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俄两国目前关系发展现状,以及对中俄两国的政治与经济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李辉:近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与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宏伟蓝图。普京总统也于去年5月7日签发了总统令,规划了2024年前俄国家战略发展任务和目标。发展振兴,就是中俄两国各自面临的最重要国内任务;和平稳定,就是中俄两国共同致力的重要国际使命。新时代的“背靠背”中俄关系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对两国政治、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两国政治互信走深走实。当前,中俄双方高层交往机制日臻完善,包括元首定期会晤、多边场合会见,总理定期会晤、议会合作委员会以及能源、投资、人文、地方、执法安全、战略安全等各级别交往与合作机制运行高效、顺畅,且成果丰硕;另一方面,两国经济合作渐宽渐稳。近年来,中俄双边经贸关系加速提质升级。2018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同时必须看到,中俄经济合作有政治保障,有互补优势,有合作意愿,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和重要合作者。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已取得早期收获。

  记者: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中俄两国深入开展务实合作,双边经贸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巨大的合作潜力。您认为两国需要着重培育和挖掘的新增长点有哪些?

  李辉:倡议提出6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世界和平与发展大潮中不断升华,通过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信任和支持,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关键项目和示范性工程纷纷落地生根,沿线国家人民有了越来越多真实获得感。

  俄罗斯不仅是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助力了中俄务实合作高质量发展。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以及“冰上丝绸之路”等合作模式结出累累硕果。除传统合作领域外,双方还着重培育新的增长点。

  记者: 2016年至2017年是“中俄媒体交流年”,2018年至2019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在这些活动中,双方媒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您希望两国媒体在哪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李辉:我完全同意你的评价。中俄两国媒体在报道中俄两国重大新闻事件时相互协作,为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地报道中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情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有力的舆论支持。两国新闻采访内容质量高,传播渠道广,成果丰硕,媒体已成为中俄两国民众走近对方、了解彼此的坚固桥梁。

  一是要在报道好两国政治关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恰是得益于两国元首多年来高瞻远瞩的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中俄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恰是两国高层的密切交往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9年,中俄双方将以建交70周年为契机,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的台阶。普京总统将应邀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也准备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些是中俄政治关系日程的大事,希望中俄两国媒体继续紧紧围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核心关键词,加强沟通与配合,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的报道网络。

  二是要在推进两国务实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去年,中俄双边合作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双边贸易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项目合作稳步推进,中小企业、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接下来,两国将进一步稳定1000亿美元的规模,并逐步向2000亿美元的目标迈进。希望中俄两国媒体花大力气在中俄务实合作亮点式项目上,把真正精彩的故事讲好,进一步提振两国企业合作的信心,同时多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成果等方面着笔墨,突出这些合作给各方带来的市场效应、利益效应,让中俄合作真正落实到两国人民的心坎里去。

  三是要在做深打实两国民间交往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俄两国扎实的民意基础是中俄关系持续高水平发展的源源不竭动力,是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不可动摇根基,关乎中俄关系未来。这几年中俄民间活动非常红火,尤其是去年和今年举办的“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更是带动了两国民间地方交往的热情和频率。这就需要两国媒体抓住时代机遇,深挖新闻“富矿”,创新报道方式,丰富两国社会、文化、艺术等层面的报道内容。

  我相信,随着两国媒体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两国新闻报道将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赖毅 特约记者 赵琬姝)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