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考】让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

2017年01月03日 07:3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乔金亮

  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在“流动”、新生代占比过半、家庭化流动的趋势增强……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中,一组组数据描绘出新型城镇化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集中表现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各地探索改革的着力点。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同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等111个城市(镇)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以来,城镇化总体进展顺利、势头良好。”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建立了由发改委牵头15个部门组成的推进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制定年度计划,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确定20至30项重点工作,逐项落实。

  针对城镇化的几大难题,各地积极探索试点,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人往哪里去?福建晋江是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百万外来人口成为当地建设的主力军。为让外来建设者更好融入,晋江实行“无房也可落户”政策,在村(社区)、规模以上企业设立集体户,开辟绿色通道,“零阻碍”接受流动人口落户申请。同时,只要年满16周岁、拟在晋江居住1个月以上,就可以就地在“市、镇、村、企”四级62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申领办理居住证,享受社会保险、医疗互助、义务教育等30项市民化待遇。

  钱从哪里来?试点地区着力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合理分担机制。重庆市针对成本分担周期长的特点,形成政府、用工企业、个人三方分担机制。政府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约占30%,企业补足社保缺口约占40%,转户居民自担30%。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由政府承担;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成本,新增缴费部分由企业承担,农民则承担个人缴费部分;退出宅基地、承包地等所需成本,可通过地票交易、流转等市场方式实现资金平衡。

  教育怎么办?以往,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很让各地农民工头疼。安徽省合肥市从经费上保证生均经费平等,同时积极增大教育供给力度。目前,随迁子女在合肥接受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的生均经费支出为625元、825元,与本地学生完全一致,这部分教育经费都由合肥市承担。2010年至2015年,合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6所、幼儿园235 所,极大提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吸纳能力。在此基础上,2016年全面取消定点学校,市区所有学校均无条件接收随迁子女,真正实现了教育均等化。

  住房、医疗、养老、教育……这是农民工进城落户要面对的难题,也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按照有关部署,今后住建部门将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人社部门落实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政策。教育部门牵头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公安部门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国家规定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

  一年来,围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升城市城镇功能、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等系统工程,我国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描绘出一幅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画卷。(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