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协调篇]协调发展 均衡致远

2016年12月23日 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乔金亮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国家试验区,湘鄂两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试验区政策、区位、人才、科技等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图为一列高铁在长沙磁浮快线轨道的沪昆高铁轨道上行驶。 新华社记者 李 尕摄

  [经济日报年终特别报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整体推进,尤其是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真正推动中国向软硬实力兼具的大国迈进,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2月15日,随着一声汽笛鸣响,由我国浙江省义乌市发出的货运班列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市区中心火车站。今年2月以来,每个月都有一趟货运班列经过这条钢铁“丝绸之路”抵达伊朗。这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城市群,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互联互通,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积弊已久,只有坚持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协调,才能形成平衡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深化改革3年来,协调发展的“四梁八柱”正拔地而起。

  区域协调连点成线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版图呈现加速分化态势:东部地区缓中趋稳,在转型升级和制度创新方面发挥带动作用;中西部地区内部分化明显,一些省份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而一些以资源能源输出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地区经济下滑趋势明显;东北地区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出现深度调整。

  协调要求实现区域整体平衡发展。这就要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云中认为,新格局更强调跨省、跨区域的大区域发展,更注重空间和内容的全面开放,更在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广东被视为中国经济版图的缩影。这里不仅有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群——珠三角,也有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粤东西北地区。近年来,广东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昔日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和内生动力愈发强劲的珠三角一起,共同成为发展的“双引擎”。

  以前“一马当先”,现在“你追我赶”,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今昔变化。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版图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趋科学和理性,中心城市区域分布结构趋于均衡化和分散化,多个中心城市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长江沿江11个省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上中游省市经济增长迅猛,要素流动活跃,创新驱动成效渐显,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带。

  ——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发展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

  城乡要素合理配置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有的地方“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有的地方市民满意、农民失意。这就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湖北孝感的乡村教师刘向东和刘新涛没有想到,他们和山村里3名小学生的命运会因为一次会议而改变。2015年4月,中央深改组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令330多万乡村教师和4000多万乡村学生受益,给千万家庭送去了无限希望。

  户籍改革有了实质性推进,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扫除障碍。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改革。截至目前,31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放宽落户限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很多时候,解决农村的问题要到城里找办法,解决城里的问题也要到农村寻路径。近年来,我国统筹城乡工作中出现了一个频繁使用的词汇——并轨,从城乡养老并轨、社会救助并轨到住房保障并轨……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被打破,消除居民身份、地域差别的基础不断夯实。

  3年来,围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等系统工程,有关部门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画卷。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必须注意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平衡,否则就会出现“中等收入陷阱”,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建设改革出实招、求实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工作,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社会保障体系的进步是社会事业改革的一大亮点。今年11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我国“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对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如今,我国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50%以上;失业保险支出项目和待遇水平近5年平均增长14.2%;已经形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一把年纪了,还赶了回时髦。”山东济南甸柳新村第二社区的老人闫翠娥说,社区替她购买了每月20个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都有人来家里”。民生事业管理方式、服务手段的创新,成为社会事业改革的另一个亮点。政府购买服务、PPP等热词不断涌现,政府借力市场弥补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缺口,满足百姓需求,又为社会组织和机构以及市场主体提供了发展空间,多方共赢格局初显。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直面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回应百姓对食品安全关切,修订《食品安全法》,最严格管理婴幼儿配方奶粉;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推动电信、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改革;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顺利实施,更多农村娃能念上好大学……3年来,社会建设领域“冰点”正在消融、“难点”开始破题、“底线”加紧筑牢,“保障网”更为坚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相关阅读: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