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提出培育中美两国共同“朋友圈”

2016年06月08日 22:33   来源:学习中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多了路好走,共同的朋友多了情易洽、事易成。中美两国如果共同的朋友越来越多,那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必将越来越多,互相了解必将越来越深,矛盾必将越来越少,为两国和世界的贡献必将越来越大。所以,培育和巩固中美两国共同“朋友圈”意义重大。6月6日,习近平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指出:“中美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应该保持经常性对话,开展更多合作,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培育两国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都做地区繁荣稳定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一、借助广泛的共同利益发展“朋友圈”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的利益是培育和发展两国共同“朋友圈”的基石。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有着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亚太共同“朋友圈”为两方及朋友都带来了较大的利益。

  在经济方面,双方都收获了经济利益并使亚太国家积累了财富,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共同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已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进入21世纪,中国逐渐成为了东亚地区的经济中心。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额达到 1.3 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同欧盟、美国贸易额之和。中国的对外投资大多流向周边国家。即便是近年来因南海问题与我国摩擦不断的菲律宾,2014 年上半年吸引到来自中国的投资 96.2 亿比索(约合 13 亿元人民币),已从前两年的下滑中恢复过来。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出口倍增计划”重点实施对象就是亚太地区,目前正在进行的 TPP 谈判的成员国中也有多个位于亚太地区。在安全方面,双方都希望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在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确保海上航行自由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一致利益。在政治方面,两国都支持本地区国家间改善关系、建立信任、加强合作,支持构建和完善开放、包容、共赢的地区合作框架。亚太是中美交集最多、互动最频的地区,也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试验田”。习近平指出:“中美都是亚太重要国家,亚太是中美利益交织最密集、互动最频繁的地区。中美两国都希望亚太地区保持和平稳定,这符合两国和地区国家共同利益。亚太应该成为中美加强协调和配合的合作社,而不应该成为中美互相角力的角斗场。”

  中美两国的相互依存为双方分别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稳定了中美的共同“朋友圈”。根据中方统计,2015年,中美贸易额达5583.9亿美元,同比增长0.6%。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根据美方统计,2015年1-11月,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5691.7亿美元,同比上升2.4%,占美货物贸易总额的16.2%,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中国已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两国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美双向投资保持增长。截至2015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6.6万个,实际投入774.7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六大外资来源地。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保持良好增势。据初步统计,截至2015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6.6万个,实际投入774.7亿美元。美国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目的地。习近平指出:“中美合作不仅造福中美两国人民,而且促进了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二、保持经常性对话融通“朋友圈”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对话是朋友间融洽感情的重要方式,哪怕是一场争论很可能也是拉近朋友之间距离的捷径,中美和中美共同的朋友之间都需要通过对话起到增加互信、减少疑虑、避免误判、管控分歧的作用。当前中美关系“两面性”突出,正反两方面因素都在增加。一方面,作为中美关系的主流,双方相互依存性不断加强,卓有成效的合作不断增加并深化,为全球经济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一些本不属于两国关系范畴内的问题却对双边关系产生较大干扰。面对这些干扰,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将直接影响双方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发展什么样的关系。不能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错误,否则就会一错皆错。只有保持经常性对话,才能避免战略误判。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防止浮云遮眼,避免战略误判,就要通过经常性沟通,积累战略互信。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中美合作基础就会更加坚实,动力就会更加强劲。”

  中美已经建立的广泛的对话和磋商机制为经常性对话提供了机制性平台。利用好中美各种对话和磋商机制,准确而直接地传递双方的战略意图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习近平指出:“两国领导人应通过互访、会晤、通话、通信等形式保持密切接触,就事关中美关系的重大、紧迫问题及时深入沟通,协调立场、扩大共识、指明方向。用好两国间各种对话和磋商机制,为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习近平强调:“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总体是向前的,得到了历史性发展。两国建立了90多个政府间对话机制。”这些对话和磋商机制,涉及政治、军事、安全、经贸、金融、环境、能源、科技、文化等几乎所有重要领域。

  亚太地区一系列多边组织与机制也为中美两国就地区问题进行经常性对话提供了平台,因为中美两国都是亚太地区重要多边国际组织与机制的成员国。在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亚峰会等亚太地区多边区域经济和安全合作机制中,中美两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指出:“中美应该继续就亚太事务加强对话和协调,尊重和照顾彼此在本地区的利益和关切,携手为亚洲安全作出贡献,这是相辅相成的,不是相互排斥的。”

  三、依托创新合作扩展“朋友圈”

  “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路中分。”亚太地区既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地区,同时也是变数最多的地区。中美之间亚太地区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无法单方面主宰该地区的事务,但中美之间是合作还是相争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亚太重大事项的两种不同结果。中美两个都需要创新理念、创新方法,避免冲突,在创新合作中不断扩展双方共同的朋友圈。习近平指出:“宽广的太平洋不应该成为各国博弈的竞技场,而应该成为大家包容合作的大平台。”诚如基辛格所说,美国和中国应该成为“共同事业的组成部分”,这个共同事业就是构建一个符合双方利益的“太平洋共同体”。中美两国应该深化战略合作,寻求利益汇合点,通过更多的合作形成更多的共同规制。

  中美两国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开放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美在亚太的地区角色。谁也不能回避,中美在亚太地区各自面临的战略局面分别是:中国不可能、也不想将美国挤出亚太,做不到、也不想将亚洲变为中国的亚洲;美国在亚洲无论怎样已无法阻挡中国崛起的步伐,美国应该同其伙伴一道,适应中国发展和在亚太应有的重要地位。中美两国都应正视中美作为两个世界级大国并立于亚太的现实。习近平指出:“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中美合作的空间还很大,关键在于要有创新思维,挖掘合作潜力,培育新的合作亮点。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中美应该合作、能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机会需要创造,创新才有机会,正所谓‘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中美都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在推进两国关系发展上,尤其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而创新。我们双方应该创新思维,不断挖掘合作潜力、培育合作亮点。”从维护亚太经济增长和繁荣到共同帮助第三国可持续发展,从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到打击跨国犯罪,从稳定朝鲜半岛局势到影响缅甸以中美均能接受的方式实现改革与和解,都是富有潜力的中美现实合作点。习近平指出:“期待中美在亚太地区寻找更多契合点,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同地区国家一道,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繁荣。”

  四、在应对挑战中巩固“朋友圈”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虽然,中美之间因历史遗留问题、现实矛盾与潜在冲突并存,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致使中美之间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是,这并不影响中美两国发展与巩固共同的“朋友圈”,因为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更多、发展的空间更大,同时,在应对挑战中才能培养出真感情、考验真朋友。习近平指出:“当前,亚太地区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但也存在海洋权益、岛屿争议等问题。”

  第一,应对意识形态差异。中美两国两个政体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政治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这使美国对中国政府怀有疑虑。此外,美国媒体经常刊登关于贬损中国和中美关系的报道,中国的媒体也会发布少量关于美国的一些耸人听闻的负面故事或评论以吸引眼球。使得两国的少数人员和机构增加了彼此间的怀疑。习近平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美在培育共同“朋友圈”的过程中,当然需要克服双方在战略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引发的摩擦,但也要同时认识到不同的文化、传统及思维方式对于中美和平地进行战略博弈的重要意义。在双方实力不断接近的情况下,任何试图以自我标准改变对方利益取向或行事方式的尝试不仅将于事无补,还有使我们重蹈近代欧洲以及冷战全面对抗覆辙的可能。

  第二,应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在美国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就曾炒作过一阵“中国威胁论”,其大背景是美苏冷战。而目前的“中国威胁论”始于冷战后,苏联的威胁消失,中国由于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的全面崛起, 越来越被美国警惕和攻击。中国在东亚地区的主导性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同几乎所有国家建立起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其中一些伙伴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也成为绝大多数周边国家的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尽管我国不断强调不会寻求将美国排挤出亚洲,但是美国领导人仍然很担忧中国可能会试图控制该地区,并且这种控制是以牺牲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和利益为代价的。为此,习近平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威胁论”,他指出:“面对中国发展,有些人认为发展起来的中国必然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牛魔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好在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随着这样那样的说法而改变。” 他向全世界各国呼吁:“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第三,应对复杂的地区热点问题。首先是朝核问题。中美对朝核问题的感受存在较大温差,朝核问题对中国影响近在咫尺,中方着力推动以“六方会谈”为主渠道的谈判解决模式。而美国看重对朝鲜施压所能产生的效果。美国在东北亚积极部署先进的战机、武器系统,维持其驻军,使朝鲜半岛及中国北方的安全面临很大压力。其次是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中方的态度十分明确,即中国的主权不容忽视,外部势力不应插手中国与有关国家双边的争议。而美国政府名义上声称在南海争议问题上不持立场,但官方层面持续加强同菲律宾、越南等声索国的关系并在多边场合对中国进行含沙射影的指责。针对地区热点问题处理,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方案:“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国际热点此起彼伏,加强全球安全治理刻不容缓。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第一,对话谈判是解决热点问题的最佳选择。对话协商虽然费时费力,但成果牢靠。第二,大国协作是处理重大争端的有效渠道。国际社会是命运共同体。大国要像伊朗核问题六国那样成为解决问题的中流砥柱。第三,公平公正是达成国际协议的基本原则。各国的正当关切都应该得到妥善解决。国际争端要公正解决,搞双重标准行不通。第四,政治决断是推动谈判突破的关键因素。各方应当抓住主要矛盾。”

  面对中美两国面临的各种挑战,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各具特色,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民众诉求等不尽相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难以避免的。世界是多样的,没有分歧就没有世界。一个家庭里还经常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有了分歧并不可怕,关键是不要把分歧当成采取对抗态度的理由。有些分歧是可以通过努力解决的,双方应该加把劲,把它们解决掉。有些分歧可能一时解决不了,双方应该多从对方的具体处境着想,以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加以管控。只要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则,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中美两国关系就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扰。”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