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和百姓一起守护“绿水青山”

2015年08月10日 07: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冯虎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和百姓一起守护绿水青山。

  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 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的愿望,也是发展的基础。需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建设贵州的全过程,避免“资源优势陷阱”,积极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之路”,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2015年5月27日 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正因其特殊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与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来促进绿色低碳环保发展方式的形成,包括工业布局、城市布局、产业布局以及资源环境的合理调整。

  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在浙江舟山农家乐小院考察调研时表示。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了评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10年来,浙江历届省委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不动摇,全省干部群众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浙江大地生动的现实。

  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2015年4月3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近30多年来,我国植树造林扎实推进,“三北工程”、“天保工程”等成效显著。据国家林业局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与植树造林相呼应的是,绿色理念也蔚然成风。“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等理念深入人心。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5年3月6日,习近平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当前,我国正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绝不仅仅是污染防治,还包括发展方式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需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谋划、全面布局。唯有切实做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实现蓝天常在、碧水长流、永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

  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已经连续进行了多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再次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都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实践表明,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有物质基础,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虎)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