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收获希望与力量

—经济日报记者谈“新春走基层”采访体会
2012年02月10日 04:3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主持人语

  转眼间春节已经过去,车水马龙的春运已复平静,持续了一个月的“回家·新春走基层”大型报道也将告一段落。

  从1月10日开始到2月10日结束,在这套大型报道的32个版面中,凝结的不仅仅是铁路乘务人员的辛勤汗水,不仅仅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回家喜悦,不仅仅是边防哨所官兵的无私奉献,更凝结着走基层记者们奉献的带着激情与体温的文字,凝结着坚守夜班编辑们隐于纸后的默默耕耘。“回家”是短暂的,然而“走转改”将一以贯之,我们也将把从“回家”中收获的感悟,继承,发扬。

  基层有无数可敬可爱的人和生动鲜活的事。新春走基层,就是要走到基层百姓中间,吃百姓饭、说百姓话、记百姓事。同时,要做到“身到”,感受基层;“心到”,敏锐体察;“情到”,传递温暖。

  和群众走在一起,一起挤车,一起下田,一起走泥路……和群众走在一起,才感受到了真挚和朴实。脚上有泥,才能看到真实;脚上有泥,才能写出好作品。

  基层温暖和广博,为新闻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虽然“新春走基层”活动已告一段落,但通往基层的路上并无终点。

  万里随访感动归

  本报记者 姜 帆

  这次参加“新春走基层”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新一代的农民和农民工,认识了他们的潜力,更认识了他们的梦想。

  新疆近年来大力发展林果业,河北有很多人在新疆承包果园,于是我找到了河北赞皇县林业局派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44团开展技术服务的高清月,和他一起回家。

  高清月是一个农民工,户口、老婆、孩子都在农村,常年在外务工让他黑红的脸庞写满岁月的痕迹。然而让我惊讶的是,他不仅有知识有技术,而且有理想有抱负,精神上非常充实和富有。

  高清月从小拜师学艺,从事林果技术服务工作。追逐着这个理想,他来到新疆,驻留在新疆。远离家乡万里之遥,喝盐碱度很高的井水、吃着风沙搅拌的饭菜,都没有动摇他绿色的梦想。他在新疆南疆的图木舒克已经干了4年,搞培训,搞讲座,手把手指导果农,为当地果农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路长途旅行,坐几天几夜的火车,我的身体极度疲劳,甚至几天之后大脑依然是昏沉沉的,仿佛人还在火车上,整个人依然是腾云驾雾般的感觉。看着精神抖擞的高清月,我十分感慨,走出家乡的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我们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有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机会。

  近日,高清月给我QQ留言,说农三师给他打电话了,让他回去之后也给农三师去开展培训。他很激动,因为有更多的人认可他、需要他,他的理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高原体验苦乐观

  本报记者 韩 叙

  在得知自己有幸参与“新春走基层”西藏线的采访时,便做好了吃苦的充分准备。

  高原反应苦,天气恶劣苦,交通不便苦……如此多的苦,对于记者来说是暂时的,可对于长期工作、生活在西藏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常态。

  在京藏列车上,那些大多来自华北平原的乘务员们,频繁往返于内地与高原之间。由于是长途客运线,他们每次出车都要5天时间才能往返,见不到伴侣,无法照顾父母、小孩。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高原反应的严酷考验,还有对家人的思念牵挂。

  在唐古拉山口,那些铁路线路维修人员顶着能吹跑人的大风,常年坚守在雪线之上。那里没有人烟,维修人员中很多人脸冻伤了,有的患上老寒腿。当我们呼吸都困难的时候,他们却要背着几十斤重的装备,行走上百公里。在那曲地区的藏家小院里,藏族小姑娘笑着为记者烧起了牛粪饼取暖,拿来已经被热水烫变形的可乐瓶子当暖水袋。

  真正的苦,不在身上,在心里。

  一路上,记者不时被感动得流泪:当列车员说孩子不亲自己只亲奶奶时,当线路工说“爬也要爬完这70公里”时,当小姑娘用冰凉的小手偷偷摸记者手中的“暖水袋”时,记者都流泪了。可记者哭得最厉害的一次,却不是为了这些,而是为那些快乐歌唱的人们。

  还是在那个藏家小院。天刚刚亮,外面的温度将近零下20摄氏度。记者在半梦半醒间,听到了哗啦啦的水声和飘飘摇摇的歌声。原来,勤劳的藏族姑娘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劳动了。她们在井边,满是冻伤的双手插在冰冷的井水里,边洗衣服边歌唱。姐妹们唱着,笑着,聊着。晨曦中,她们通红的小脸上绽放的是最灿烂的笑容。

  苦与乐,一对唯美的辩证。

  在采访中,京藏车队7组列车长刘洋一句话引起了记者强烈的共鸣。他说,“我们苦是苦,但只要想明白为了谁吃苦,为什么吃苦,就会明白这个苦吃得值得。”

  出于对理想的执著,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出于对信念的坚守,这些可爱的人们知苦而不退,于苦中作乐。他们是真的伟大。

  不以苦为苦,方为乐之所在。

  作为“新春走基层”的记者,我们一直在努力地寻觅着伟大。幸运的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快乐,拾获了幸福。

  老区越变越美好

  本报记者 刘志奇

  说起来,这已经是我连续第3年到赣南老区进行“新春走基层”采访。每次回到赣南老区,老区总是有新变化,而这些新变化又总是给自己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2010年春节期间,赣南老区让我感受到的是当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在龙南县渡江镇,当地政府有意识地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设到具备相应条件的县郊农村,让不少农民实现了“打工就在家门口”。去年春节,记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兴国县城的“堵车”经历,当地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小小县城在节假日因此也变得“拥挤”起来。今年春节再回老区,记者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则是当地始于2010年10月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已经常态化。

  “现在的干部走访与时俱进,不仅带来慰问金和慰问品,更为我们带来一些惠农政策和技术指导,为我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采访中,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92岁的老红军钟发镇这样给记者称赞赣州市“三送”活动的常态化。前两年,看到许多山岭荒芜,钟发镇特别想让家里承包些荒山种植高产油茶。县林业局的“三送”干部这次给他带来好消息,对集中连片新造油茶林50亩以上的,不仅给予资金补助,还帮助联系优质种苗。吃下“定心瓦”的钟发镇道出了老区群众的心声:“送政策管长远,送温暖、送服务管当前,只要老区的干部群众在谋发展上拧成一股绳,老区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全覆盖,正在成为赣南老区发展振兴的新平台和新抓手。

  深入基层 无止境

  本报记者 童 政

  作为一名驻地记者,相对来说离基层要近些,但我感觉到深入基层无止境。除了身在基层,心更要在基层,带着感情去关注基层,才能写出更多的好新闻。

  我参加过去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走了很多个地方,涉及企业、农村等方方面面。而今年,我不再像去年那样去走很多个地方,而是更多地关注身边人、留意身边事,同时在某个点上用较长时间扎下去,深入挖掘那些大家关注的、既感动了自己又感动了读者的新闻。

  如春节前夕,我到南宁市的图书市场购书时,发现很多家长带着放了假的孩子到市场购买教辅类书。于是我就写了一篇《让孩子过一个欢乐的假期》的小评论,呼吁家长们假期多带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和感恩教育等。

  在返乡过节时,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历正月初一聚会商议家乡的建设这一事情。我们以往看到的都是村民们在一起聚餐和聊天。这次聚会,为了改变有汽车路不通开不回家的局面,大家纷纷集资修路,其中一位在海南的务工者第一个捐款5000元。对于一个月务工收入仅2000元还要养家的人来说,5000元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的举动感动了全村人,后来大家共捐出了8万多元。

  生活是新闻的源泉,我们深深感受到,走基层是一路走,一路学习,一路感动,一路报道,一路充实,一路欢笑的活动。

  行车千里听民声

  本报记者 苏大鹏 韩秉志

  1月11日,我们在沈阳北站登上K388次列车硬座车厢,前往相距2841公里之外的成都站。在两天两夜里,我们与返乡大军一同站着、蹲着、靠着,倾听他们的回家故事。

  自踏上这趟连接东北和西南的列车之时起,我们就始终与拥挤为伴。一节车厢才20多米,可从一头走到另一头要走上20分钟,而我们为了收集到更多的新闻素材,一遍遍地往返于车厢之间……

  将报道的中心聚焦那些基层的群众,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细心观察并记录车厢里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大学生给老年人让座,农民工帮列车员摆放行李,列车员一趟趟在拥挤的车厢里清理杂物……一路上,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一件件点滴小事,无不折射着真情。有乘客不解地问我们:“你们怎么跟我们凑这个热闹?”我们回答,“因为报道对象就是你们,就要真实地反映你们回家的辛苦。”听到这里,有旅客对我们说:“谢谢你们!”列车长郭冬冬代表K388次列车全体乘务人员说:“感谢经济日报关心我们这些工作在基层的人们。”

  1月11日到13日,从东北到西南,这48小时的经历我们将永远珍藏。

  平凡岗位传温情

  本报记者 齐 慧

  在今年的春运报道中,我承担了撰写“值班站长日记”专栏的任务。接到这个任务之初,我开始想象着每天去车站都会遇到很多重大的事件发生,会有写不完的精彩故事。

  直到到了值班台采访时我才发现,真实的工作并不像影视剧里那样丰富多彩,值班站长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却很琐碎,每天工作的内容也基本相似,甚至于有些枯燥。

  春运期间,我有时会整天都在北京西站值班站长室蹲点采访,站长在值班台前解答问询时,我就在旁边细心观察。站长帮助旅客解决问题时我也跟着去,一天下来,数不清她们说过多少话,走过多少路。只忙一天的我已经感到疲惫不堪了。

  在采访中,我常常能看到得到她们帮助的旅客那一张张笑脸,听到旅客对她们服务的一声声感谢。站长们的辛勤工作换来了旅客的充分理解,有些问题实在得不到解决的旅客,看到她们真诚的态度和略显疲惫的笑容也能表示理解,说声谢谢。

  站长们说,铁路职工没有过节的概念,每到过节的时间也是最忙的时候,但他们从没有抱怨,只要穿上制服就“脱”去了寒冷和疲劳,“一切都是为了旅客能平安回家过年”是他们说得最多的话,也为此付出了最多的努力。

  这一句话温暖了我的心,也温暖了广大旅客的心,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个岗位,了解她们的辛苦,让她们在忙碌的时候心也是温暖的。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