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成为我国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 专家认为,报告显示的两大变化值得关注:一是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渠道,普通人群感染人数正在增加,说明感染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二是男男性行为感染者呈快速上升趋势。
报告估计,在今年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传播占42.0%;母婴传播占1.1%。
而在历年报告病例中,男男和异性性传播的百分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7年1至10月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异性性传播占37.9%;同性性传播占3.3%;注射毒品传播占29.4%;既往采供血传播占6.1%;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占4.2%;母婴传播占1.6%;传播途径不详占17.5%。
截至2007年10月底,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注射毒品传播占38.5%;既往采供血传播占19.3%;异性性传播占17.9%;同性性传播占1.0%;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占4.3%;母婴传播占1.2%;传播途径不详占17.9%。
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
艾滋病综合监测资料显示,有40%的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有60%的暗娼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有70%的男男性行为者最近6个月与多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只有30%坚持使用安全套,在与男性进行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约为50%。
疫情报告和疫情估计结果分析显示:约50万感染者还没有被发现,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在已报告的22万感染者和病人中,追踪和随访难度较大,随访率不高,存在进一步传播的危险。
据介绍,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由1987年的0.08/10万增长到2006年的13.35/10万,年增长率为30.66%。性病哨点监测的结果显示,28.9%的哨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由于社会存在对感染者的歧视现象,许多高危行为的人不愿接受艾滋病检查,感染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性。
(责任编辑: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