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各位代表:
目前,我国人民已经赢得了国民经济开始全面好转的胜利。在经济好转的基础上,也赢得了财政的好转。我们的财政收入是稳步上升的,财政收支是平衡的,市场物价是基本稳定的。同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对我们的诬蔑相反,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伟大的紧密团结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正怀着百倍的信心,沿着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道路,奋勇前进。
关于1961年和1962年的国家决算,国务院根据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在1963年7月这是李先念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4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0次会议作了报告,并且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1次会议批准。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财政概况、1963年国家预算草案和预计执行情况、1964年国家预算收支指标的初步安排,请予审查。
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财政概况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财政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二个五年国家资金积累的规模,大大超过了第一个五年。国家的财政工作贯彻执行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支持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等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个五年,即从1958年到1962年,国家预算收入总数为21,926,30O万元,支出总数为21,917,500万元。同第一个五年比较,收入总数比第一个五年的13,656,200万元,增长60。6%;支出总数比第一个五年的13,640,900万元,增长60。7%。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财政收入的增长,绝大部分来自国营企业的缴款。这五年国营工商企业缴纳的利润和工商税收,共计19,225,400万元,占第二个五年财政收入总数的87。7%,比第一个五年的970亿元,增长98。2%。这五年,农民所缴纳的农业税没有增加,而且由于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1961年和1962年还降低了农业税的征收数额,五年农业税收入总数是减少的。第二个五年农业税收入总数为1,381,200万元,比第一个五年的1,497,500万元,减少116,300万元,即减少7。8%。第二个五年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是依靠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依靠生产的增长和商品流通的扩大,而不是直接增加人民的负担。这里体现了社会主义财政的巨大优越性,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
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财政支出,也比第一个五年有了巨大的增长。各项支出中,经济建设费增长最多,社会文教科学费次之,行政管理费增长很少,国防费则略有下降。第二个五年,经济建设费12,440,400万元,比第一个五年增长89。7%;社会文教科学费2,920,300万元,比第一个五年增长51。7%;行政管理费1,301,800万元,比第一个五年增长14。6%;国防费2,686,800万元,比第一个五年下降9。3%。从各项支出在预算中所占的比重来看,经济建设费和社会文教科学费,由第一个五年的62。2%,上升到70。1%;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由第一个五年的30%,下降到18。2%。把国家财政资金首先用来增加经济和文教支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这是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的,是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的。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预算以内的基本建设投资共计9,249,000万元,比第一个五年的4,927,000万元,增加4,322,000万元,增长88%。正由于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许多基本工业部门的设备能力,有了成倍的或者很大的增长,并且建立了像制造拖拉机、制造石油化工设备、生产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这样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直接用于农业方面的投资和用于为农业服务的工业方面的投资,也有了大量的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学肥料等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的国家,经过两个五年的努力,已经为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化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国家财政资金的分配,集中地反映着国家的政策。第二个五年,我们把70%的支出,用来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体现了我国人民从事和平劳动、加速国家建设的愿望,表明了我国的财政是建设的财政,和平的财政。这同美帝国主义把将近60%的支出,直接用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扩张,恰恰成为鲜明的对照。现代修正主义者力图把美帝国主义打扮成爱好和平的天使,把我们说成好战的凶神恶煞,这种谎言不仅是卑鄙的,而且是笨拙的。
各位代表!第二个五年计划是在复杂曲折的情况下执行的。从1959年开始,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造成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影响了粮食的供应,影响了工业生产特别是轻工业生产。正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苏联领导竟背信弃义地撤退了在我国帮助工作的1,390名专家,撕毁了343个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书,废除了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这就扰乱了我国原定的建设计划。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总路线的精神体会不深,由于缺乏经验,发生了不少的缺点和错误,使工作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所有以上这些情况,使我国国民经济在1960年和1961年遇到了相当严重的困难。表现在财政金融方面,一时出现了财政支出大于收入、货币投放大于回笼、集市贸易价格上涨、市场物资供应不足的情况。1962年蒋介石匪帮在美帝国主义唆使下,妄图窜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加强了骚扰活动;印度反动政府向我国西南边境,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挑起了中印边境的冲突。他们企图趁火打劫,他们预言我们的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采取什么办法来克服当时的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这是当时我们面临着的重大问题。是不是采取依靠外援、举借外债的办法呢?是不是采取增加税收、加重人民负担的办法呢?不,我们没有也不应当采取这些办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指示给我们的办法是:认真地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有计划地调整国民经济;贯彻执行党的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具体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大力支援农业生产;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尽可能地增加日用工业品的生产,整顿企业,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踏踏实实地增产节约,全国上下,同甘共苦,克勤克俭,一致努力。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克服困难的道路,是一条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共同克服困难的道路。它所获得的显著成效,是今天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的。
在1961年和1962年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既没有举借新的外债,也没有发行国内公债,并且还偿还了到期的债务。我国的建设资金,向来是自力更生、依靠自己增产节约来积累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即从1950年到1957年,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外债收人,折合人民币计算,共为529,400万元,只占同一时期财政收入总数1,736亿元的3。05%。这就是说,96。95%的资金,是靠我们自己解决的。第二个五年期间,我国的财政,已经没有新的外债收入,而只有偿还外债的支出。自1950年以来,我国向苏联所借的外债和应付利息,折合人民币计算,共为574,300万元。到1962年底,我们已经偿还了528,900万元,只剩下45,400万元,将按照协定在1965年年底以前全部还完。内债方面,从1950年到1958年,国家发行的国内公债和应付利息共为482,000万元,到1962年底,已经偿还了270,200万元,还有211,800万元,将按照原来的规定,到1968年分年还完。
在1961年和1962年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直接增加人民的负担,并且根据农业受灾后的实际情况,还降低了农民的税收负担。国家决定,1961年农业税征收任务,包括正税和附加在内,折合细粮计算,降低为236亿斤,并且按照这个水平,实行稳定三年不变、增产不增税的政策,三年期满以后,再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情况,适当调整农民负担。这个征收任务比第一个五年每年平均的373亿斤,减少137亿斤。在实际执行中,扣除了因灾减免的税额,1961年实际征收210亿斤,1962年实际征收222亿斤,都比原定的236亿斤的征收任务还低。在减少农业税征收领的同时,国家又减少了粮食统购的数量。这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里还要说到,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尽了一切努力,保证粮食、棉布、蔬菜、煤炭等基本生活资料零售价格的稳定,同时,适当提高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粮食的收购价格,全国平均比1960年提高25。3%;油料的收购价格,全国平均提高19%。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农民在1961年和1962年增加的收益,共约64亿元左右。尽管粮食的收购价格提高了,粮食销售价格仍然保持不动,因此而减少的财政收入,两年共达535,000万元。这实际上是国家对城市职工、经济作物区的农民和农村非农业人口的一种生活补贴。这样的事,在旧中国、在旧社会是根本不能设想的。广大劳动人民亲眼看到,国家在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尽可能地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了计划价格的基本稳定。
这两年,尽管我们自己有很大的困难,我们还是根据可能的条件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地援助了某些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和亚洲、非洲民族主义国家。我们认为,这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1961年和1962年,对外援助支出合计为137,300万元。连同前三年的对外援助支出,五年总计236,200万元。其中:援助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古巴、蒙古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部分,为186,600万元;援助亚洲、非洲民族主义国家的部分,为49,600万元。我们的援助是真诚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是真正帮助他们在经济上实现自力更生的方针的。这种国际援助又是相互的:一方面,我们在资金、物资和技术上支援了他们;另一方面,他们的建设工作做好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增强了,也是对我们的大力支援。
对于克服暂时的财政困难、平衡财政权支、稳定市场物价、促进经济好转来说,以下几条措施,是收到了显著效果的。(一)提高了国家预算中支援农业拨款的比重,增加了农业贷款的数额,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二)根据国家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调整职工的计划,减少了基本建设投资,减少了一部分多余的职工,努力提高投资效果和劳动生产率。(三)大力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大量减少了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和企业单位向市场购买消费品的资金。(四)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银行工作和加强财政工作的两个决定,严格了财政金融的管理,加强了财政金融的集中统一,扭转了一度发生的资金分散和浪费现象。(五)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清理资产,核定资金,努力减少亏损,增加盈利,增加财政收入。(六)在保证主要消费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在保证平价定量供应的前提下,对少数几种商品暂时实行了高价出售的办法。但这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现在一部分高价商品已经降低了价格,一部分高价商品已经改为平价供应。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已经改变了财政支出大于收入、货币投放大于回笼的情况,做到了财政收入大于支出、货币回笼大于投放。我们已经基本上改变了市场供应紧张、集市贸易价格上涨的情况,市场供应日趋缓和,集市贸易价格逐步回落。我们的财政经济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经过第二个五年的努力,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更加强大了。自力更生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正确方针。毛泽东主席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着我国大片神圣领土的时候,就曾经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革命斗争中,我们遵循着这个方针,取得了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遵循着这个方针,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胜利。不论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封锁禁运,不论是现代修正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压力,这些都只能更加激发我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决心,决不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一定能够以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于世界。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最伟大的保证。我们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前三年的大发展,后两年的经济调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证明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总路线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实现这条总路线所需要的各方面的具体政策,逐步制定出来了。农村人民公社更加巩固了。只要我们兢兢业业,继续努力,沿着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引的道路前进,一定可以争取在一个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大跃进。
二、一九六三年国家预算草案和
预计执行情况
1963年国家预算,是在国民经济逐步好转的情况下编制和执行的,是在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情况下编制和执行的。国家预算的顺利执行,又促进了国民经济情况的好转,推动了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开展。
1963年的国家预算,是根据既鼓足干劲又留有余地的精神编制的。预算执行的结果,收入和支出都将有所超过,并且可以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市场货币流通量也可以进一步有所减少。
1963年预算同1962年决算比较,收入和支出都有相当的增长。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国营企业收入增加了,农民负担仍然是稳定的;支出的增长,主要是基本建设投资和支援农业资金等生产性开支增加了,非生产性开支是增加得很少的。这些情况表明:前几年由于连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财政收入和生产性开支暂时下降的局面,已经从I963年开始扭转过来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生产性开支的增长,是财政情况好转的两个重要标志,也是国民经济开始全面好转在财政上的反映。
由于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11月份召开,因此,这次会议上,我们把1963年国家预算草案和预计执行情况,一并向大会报告。
关于预算收入:1963年预算收入327亿元,预计完成340亿元左右,相当于预算的104%左右,比上年决算增长8。5%左右。其中:企业收入1,725,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107。8%;各项税收1,635,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99。8%;其他收入39,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122。3%。
1963年预算收入同1962年决算比较,国营企业收入增长17%。其中:工业企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7。4%;商业企业收入,由于高价商品收入下降和部分物价降低,比上年减少30。6%。物价的降低,使国家减少了收入,但却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好处。1963年的农业税负担,仍然稳定在1961年的征收水平上,没有增加。
关于预算支出:1963年预算支出327亿元,预计完成338亿元左右,相当于预算的103。4%左右,比上年决算增长11%左右。其中:经济建设费1,528,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111。1%;社会文教科学费575,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103%;国防费645,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104%;行政管理费232,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101。4%;偿还债务支出65,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100%;对外援助支出96,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120%;增拨银行信贷资金20亿元,相当于预算的100%;其他支出39,000万元,相当于预算的104。1%。在以上预计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共计82亿元,相当于预算数771,000万元的106。4%。
1963年预算支出同1962年决算比较,各项生产性的支出都有了较多的增长。支援农业的资金增长43%,基本建设投资增长45%,企业的“四项费用”(技术措施费、新产品试制费、劳动保护费、零星固定资产购置费)增长9。3%。其他各项支出,有的稍有增长,有的基本保持上年的水平。
1963年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努力,收入可以超过原定预算,我们有计划地陆续追加了一部分生产建设支出。以后,由于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和旱灾,追加了一部分救灾支出;又由于社会主义古巴遭受了飓风的袭击,追加了一部分对外援助支出。1963年预计超收的13亿元,连同年初所列的预备费105,500万元,合计235,500万元,用来追加了下列支出:基本建设投资75,000万元,企业流动资金75,000万元,企业“四项费用”1亿元,农林水利和其他经济部门事业费25,500万元,救灾费4亿元,对外援助支出1亿元。
1963年国家预算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预计可以结余2亿元左右。
1963年,除了财政拨款以外,国家通过银行对农业、工业和商业发放的贷款,也比上年有了较大的增加。根据预计执行数字,按年底余额计算,农业贷款增加10亿元,工业贷款增加2亿元,商业贷款增加13亿元。这些贷款的发放,有力地支持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1963年工商企业的库存比上年有所增加,过去几年减少了的若干商品库存有所补充。尽管各项贷款比上年有了较多的增加,但是由于年初预算中列有一笔增拨给银行的信贷资金,由于预算执行的结果收入大于支出,也由于人民储蓄有了相当的增加,1963年信贷收入仍然大于信贷支出,可以做到当年平衡,略有回笼。总起来说,1963年国家财政金融的情况是良好的,情况的好转,比人们的预料,还来得快一些,好一些。
1963年的市场情况有了显著的好转,人民生活有了改善。今年以来,商品供应是增加的,商品价格是下降的。大家都可以看到,肉、禽、蛋、蔬菜、水果的供应比以前多起来了;许多日用工业品的品种和数量也有了不少的增加,许多商品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居民购买商品,凭票凭证的部分减少了,自由选购的部分增加了。当然,为了合理地进行分配,对粮食、棉布等少数商品继续实行凭票凭证、按计划供应的办法,还是必要的。由于生产发展、收入增加、货币回笼,今年以来集市贸易价格是节节下落的,若干商品的计划价格也陆续调整降低。据国家统计局计算,今年9月份的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6%左右。蔬菜、水产品、蛋品、干鲜果、罐头、酒类、收音机、塑料制品、若干西药,以及若干农业机械和中小农具,价格都降低了。国家还决定,从今年8月份起,由国家拿出11亿元,主要用于职工升级转正、改进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由于物价的降低和工资的调整,人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今年以来,城镇人民在人民银行的储蓄,预计大约比上年增加3亿多元,农村人民在信用合作社的储蓄也有所增加。当然,目前我们的生产水平,特别是粮食、棉花、油料的生产水平还低,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还有相当距离。我们还需要集中力量,采取措施,作进一步的努力。
1963年财政金融工作的胜利,是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取得的,是在城市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和“五反”运动的基础上取得的,是在工农业生产稳步上升的基础上取得的。
(责任编辑: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