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7月20日的《年中经济观察》来关注消费。今年上半年,消费市场表现可圈可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加快,市场活跃度在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哪些地区和领域的消费增长更突出?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西部地区的县域充电桩增加尤为突出。充电桩多了,给当地的消费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今天的记者观察就从贵州的一个小镇开始。

一大早,一碗贵州当地特色的“牛肉粉”将贵州省遵义市龙坑镇的黔北国际汽车城“唤醒”。虽然汽车4S店还没开门,但来看车的消费者已早早开始了等候。汽车城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五个新的汽车品牌入驻这个汽车城,带动客流量增长20%;汽车城汽车的销售额近15亿元,其中新能源占比达到了45%。
记者在现场数了一下,至少有100多款新能源汽车参与了今年的汽车下乡活动,不但款式更多,越野车、家用厢式货车等符合乡镇市场的车备受青睐。走进这家4S店,销售人员正忙着为顾客提供咨询和试驾体验,忙得不亦乐乎。
和新车销售员一样忙碌的,还有为新能源汽车安装充电桩的服务人员。当地供电局在汽车城里派驻了驻店经理,为消费者办理新能源汽车电表安装手续。在这家从事充电桩销售的门店里,偌大的店只剩下两个前台接待人员,其余的人员全部到现场忙着安装充电桩了。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新能源车销售的火爆和充电网络布局的日益完善,催生了一种新的消费业态。在遵义桂花山、新舟、鸭溪等乡镇的露营营地,每到周末都会聚集不少新能源车主。在新能源车的电力支持下,炎炎夏天来一杯加冰块的茶饮,便携式风扇吹来凉风,享受一场夏日“纯电露营”已然成了时下一种休闲消费新潮流。
消费新需求也让县域的户外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走进这家户外露营店,小到便携炉具、睡袋,大到帐篷、户外灯具,一应俱全。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县域公共桩增量为11.9万台,同比增长96.7%。随着充电桩设施完善,更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不仅激活了汽车消费潜力,也促动消费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以“新”破局 首发经济提升城市消费热力
看完乡村的消费再来看城市。今年上半年,首发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上海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四川成都首店落户395家,海内外首店累计落户总数突破了4000家。在成都著名的春熙路商圈,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首店首展首秀推出。
记者到成都采访时,正赶上一场中国古代建筑模型展在春熙路商圈首次开展,精美的模型、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

今年上半年,像这样的首发活动就有110多场。在承接春熙路商圈首发活动策划和执行的企业,虽然已是下班时间,办公室里依然有很多工作人员在忙碌。
记者在这张排期表里看到,在春熙路办首发活动的除了来自国际连锁品牌企业,也有不少本土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不久,成都本土企业联合举办了一场科技首发展,展出了国内前沿的多款消费新品,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记者找到了参展的其中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她正在忙着企业展厅新品的布置。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发产品频频亮相的背后靠的是科技创新和生态培育。今年4月份,他们在成都成立了创新中心,并推出了全国首个鸿蒙技术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与多家企业联合研发推出十余款新品。

为了让首发经济更有活力、更可持续,成都在今年年初整合多方资源,从企业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支持,还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支持应用场景建设,开通首发经济服务的绿色通道,鼓励首发首用。截至目前,已纳入培育发展重点企业60余家,在春熙路推出首发新品60余款。
丰富的首发活动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也给传统老商圈注入了新活力。根据当地商务部门测算,今年上半年,首发经济带动锦江区消费同比增长6.8%,增幅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这张全国首店增量地图上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数据重点监测的24个城市新开品质首店数量达2664个,同比增长21%。其中,上海、成都、深圳、重庆等城市增加数量靠前,厦门、天津、南京等城市增速较快。上半年,概念店、形象店等新型实体门店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30%。
交旅融合“圈”出文旅消费大市场
今年上半年,商品消费平稳增长,服务消费加快,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的占比在提升。特别是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与此相关的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都保持两位数增长。人们的出行半径越走越长,新的消费体验也日益丰富。让我们一起打开“交旅融合”地图。

翻开这幅“水上黄金旅游线”,从东部地区的天津、上海、广东,到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再到西部地区的四川、宁夏、甘肃,共覆盖了23个省(市、自治区)。这36条“水上黄金旅游线”将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特色文化、沿海观光相结合。其中,内河客运旅游成为拉动消费、促进内需的新引擎。
水上旅游线不断向深度延伸的同时,今年上半年以来,新开行的75条银发旅游列车运营线也穿梭于祖国大江南北。去哪儿旅行大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三亚等长线目的地强势跻身“银发族”及“新银发族”热门线路。
“五一”期间,60岁以上年龄段旅客的酒店预订增幅为37%,老年客群需求增速稳居市场前三,“银发列车”已从交通载体升级为消费引擎。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开行“银发旅游列车”超过360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499元,增长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