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
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三驾马车”中,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认为,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稳中有进,表现出强大韧性和未来发展潜力,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产业基础好,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近年来实现了长足进步。上半年的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投资增长都非常快,体现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另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有针对性的货币金融政策,这些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上半年,消费市场热度不断攀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成为中国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从市场销售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漆云兰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在促消费积极支持政策有效叠加,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优化背景下,国内消费市场明显改善。“以旧换新”政策提质扩围,带动商品消费加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1至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称,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总体来看好于市场预期,最大特点就在于需求得到释放,结构得到改善。消费增长比市场预期好,和去年相比明显回升;其次是制造业的生产、投资都表现出强劲态势,尤其是和新质生产力有关的领域,增长速度超两位数。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同比增长2.9%。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0%。
上半年两大支撑因素非常关键,其一是耐用消费品财政补贴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刺激成效;其二是我国的产业链凭借完整性、先进性和韧性,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华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说。
盛来运表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今年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挥了托底作用。按照中央要求,近期有关部门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会继续为经济稳定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统筹:汪奇文、梁敏
作者:陈露缘、赵欢、陈芳、白丽斐
编导:房宽
配音:杨雅懿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广西分社
上海证券报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