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济日报以问题为导向、以“三贴近”为路径,形成了地方调研、产业调研、企业调研、热点话题调研相结合的“四驾马车”报道格局,一批统筹“学”“用”“效”的深度报道,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现实解释力、实践引领力、理论说服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四驾马车”报道格局 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经济日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舆论动力的实践与思考
郑庆东
“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2023年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贺信中提出的深厚期许,为我们提供了做好经济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宣传阐释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如何引导舆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廓清误区?如何回答好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历史之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舆论动力?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近年来,经济日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三贴近”为方法路径,形成了“四驾马车”报道格局,锤炼了调研之功,为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本领构筑了坚实基石。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指导调查研究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一门大学问,既告诉我们经济发展问题“怎么看”,也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创新“怎么干”,具有鲜明实践特征和问题导向意识。
怎样才算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关键要体现在真抓实干、化解实践难题、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上。在“学”中“用”,才能把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经济主张转化为务实的方针政策;在“用”中见“效”,才能深化认识、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张需要天天发声、时时发言的中央党报、经济大报,更要把调查研究作为第一课、必修课。近年来,经济日报牢固树立“打造学习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地”的主责主业主角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组织开展调研工作,逐步形成了地方调研、产业调研、企业调研、热点话题调研的“四驾马车”。一批来自基层一线、反映客观实际、统筹“学”“用”“效”的深度报道,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现实解释力、实践引领力、理论说服力,增强了经济领域以习近平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
自2021年年初开始,经济日报提出“调研兴报”的工作重点,精心组织、精准发力深度调研。地方调研,以“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为主题稳步推进;企业调研,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为主题如火如荼展开;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重点追踪煤炭、耕地、种子、大豆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牵挂、反复过问的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热点话题深度调研,深入解析中央经济工作重大部署和经济领域热点话题。“四驾马车”并驾奋进,阶段性成果明显,社会反响越来越大。
经济日报深度调研报道的突出特征,就是一刻也不偏离习近平经济思想这条鲜明主线、一刻也不偏离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条发展壮大必由之路、一刻也不偏离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目前已刊发各类深度调研报道,如《柳州惊奇》《亦庄探新》等地方调研32组128篇,《煤炭问题调查》《耕地问题调查》等产业调研12篇,《潍柴七问》《臻至破危》等企业调研14篇,《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度探析》《深度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等热点话题调研22篇。
这些长篇、系列、深度调研成果,以多种形式刊发在报网端微各平台,有文有图,有声有影,全景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创新创业创造的重大突破,城市乡村、各行各业以昂扬的面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调研成果接续推出后,多次获得中央领导同志和地方主要负责人批示,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实现累计近60亿次的全网传播量,有的调研报道单篇浏览突破5亿次。产业调研中的《煤炭问题调查》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耕地问题调查》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相关部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出改革举措,发挥了新闻舆论工作应有的建言资政、促进发展作用。
调查研究,是学习理论、领悟理论的过程;解决问题,是应用理论、检验理论的过程。不断“学”、反复“用”,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和学习自觉性,也能提高大家对调研工作的自觉性。经济日报把深度调研报道作为坚持问题导向、体现实事求是、促进学用结合的有力抓手,要求采编人员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地方,深蹲企业,深调行业,用心真听、真看、真感受、真调研,真实反映基层情况。短则一周,多则十几日,不搞清真实情况不罢休,不弄懂实际问题不动笔。这样做,既能深挖重大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就,也能发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困难障碍、卡点瓶颈,进而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找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本领。
引导预期,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面对全球化遭遇顶风逆流、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现状,引导传递稳健前行的“中国预期”,是经济日报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首要工作。
社会预期能影响投资和消费,进而影响经济走势。预期不稳,不仅会对发展的亮点、动能、潜力视而不见,还会出现急躁心理和惶恐悲观情绪,叠加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很容易传播开来,造成风险集聚,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挑战。如何引导舆论?关键在于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经济工作有自身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舆论引导不能说空话、说假话、说外行话,否则会适得其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是成绩就是成绩,是问题就是问题,承认问题并分析清楚、提出解决思路是市场利好,遮遮掩掩反而欲盖弥彰。”
既要把握本质、主流和趋势,也要准确研判社会心理,深度分析、主动发声、澄清是非,以“时度效”作为舆论引导工作的标尺。2022年5月26日,经济日报一版刊发编辑部文章《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当时,中国经济受疫情影响,下行压力陡增,国内外消极悲观情绪滋生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坚定信心、看清大势显得尤为重要。这篇6000多字的重磅文章,站位高、分量重,观形取势,论证严谨,事实数据都从调研中得来,针对性强、观点鲜明,不回避矛盾、不淡化问题,以“挑战中显现韧性——‘稳字当头’的分量——‘稳中求进’的支撑”为逻辑结构,层层递进铺展开来,引导大家全面辩证地看待中国经济,可谓应时应景,水到渠成。
因文章内容的特殊性、重要性,广受关注也成为必然。该文由新华社转发,人民日报等中央和地方500多家媒体全文刊发,各新媒体平台均在显著位置予以转载。据统计,文章总阅读量3.65亿,经济日报与中经网微信双账号当日阅读量均突破10万+,登上要闻热搜榜,今日头条弹窗推送,腾讯财经头条推荐。经济日报海外账号中,脸书传播量148.8万,图片墙传播量150万。从社会影响看,这篇文章有力引导了舆论,为稳经济大盘、促经济增长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体现了经济日报的政治站位和大局观。
总结经验,树立高质量发展标杆
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必须坚持及时总结经验,做错了能够“吃一堑长一智”,做对了就是“打一仗进一步”,从而发扬优点、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深化认识。
总结经验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材料,真材实料,不能缺东少西、虚假差错;二是要有工具,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进行思辨和研究;三是要有加工本领,将丰富多样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打磨改造。这些都要从调查研究中来。体现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就是踏踏实实践行“四力”:遵循实践规律练“脚力”,遵循认识规律练“眼力”,遵循思辨规律练“脑力”,遵循传播规律练“笔力”。
以深度调研“四驾马车”中最先起步的“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为例。经济日报编委会对各调研组提出明确要求:采访必须接地气,稿件必须冒热气;既宣传好成就,也不回避问题;让各种身份人物畅抒胸臆,让各地基层工作真实可感。目前刊发的这些报道,生动反映各地区、各领域如何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攻坚克难,如何把理论武装转化为开拓创新的能力本领,如何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取得成效。
这些报道用心策划、用情采访、用力打磨,精品意识贯穿始终,对重大问题、重大现象、重大趋势的分析和判断都有独到之处,在某个领域、某个范畴、某种实践上树立了高质量发展标杆。比如《佛山典型》《顺德再造》,报道制造业大市如何推动创新发展、坚定守护壮大实体经济这个命脉;《赣州示范》,报道革命老区如何以高质量示范发展赢得新时代的荣光;《威武祁连》,报道曾经饱受污染之困的西部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进行的探索及成效;《阿佤新歌》报道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在脱贫攻坚的历史变迁中写就一部生动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成就,使人们对习近平经济思想彰显的实践伟力有了更直观印象,对其科学真理性、强大生命力有了更深刻认识。祁连山下农民货车上挂着“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的红色横幅,珠三角制造业企业排除疫情干扰奋力发展实体经济、厂房前车流如潮的火热场景,云南阿佤人民的生活从“地无三尺平,出门石旮旯,水从天上来”跃迁到民居绿树掩映、村庄干净整洁、庭院鸟语花香……深度调研就是深度学习,既印证党的创新理论发挥的重大实践指导作用,也让我们切身感受“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实现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正本清源,廓清高质量发展舆论环境
新闻舆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具有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导向作用。一条新闻、一则评论,可以启迪奋发激励进取,也可能混淆视听涣散人心,甚至沦为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工具。新闻舆论工作处于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亮剑”是对党报讲政治的重大考验,正本清源是经济日报必须担当的责任。
近几年来,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到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再到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都体现了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动力基础的战略安排,在得到民众衷心拥护的同时,却也不乏一些有意无意的误读甚至怀疑、曲解的错误声音。例如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同等同步同时”富裕,把“三次分配”说成“杀富济贫”,把资本要么视为“万恶之源”要么认作“法力无边”,把“两个毫不动摇”歪曲为“新公私合营”“私营经济应该离场了”……
对于种种奇谈怪论,经济日报都及时开展调查研究,用翔实资料和扎实数据,予以有理、有据、有力驳斥。如《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兼谈破除对“三次分配”的认识误区》,明确先富帮后富、回报社会自觉自愿原则;头版连续刊发评论员文章《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深入解读资本“中性”特征,论述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臻至破危》《正泰正青春》《追光者》等“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把一批致力创新创造的优秀民营企业生动、全面、多彩地展现给读者,反映中国企业困难面前不低头、危机面前走新路的励志实践和骄人业绩,反映各级政府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明确态度和务实举措。
经常有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掀动舆情风波,考验中央级党报的专业素质和传播力、影响力。2021年11月2日上午,各大媒体、网络平台和账号密集推送“鼓励家庭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引发网民各种猜测和舆情。中午12时许,经济日报在各新媒体平台推出快评《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跑口记者以新闻敏感和经验积累,撰写了这篇429字的短文,在经济日报微信阅读量50万+,抖音快手账号播放量逾3200万,新浪微博阅读量超2.4亿,180多家媒体参与话题转发讨论,同时在看人数超1亿,总阅读量达3.8亿。
经济日报这场短平快的舆论引导战大获全胜,很快平息了负面舆情和抢购风潮。文章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是该届获奖评论中篇幅最短小的一篇,但其沉甸甸的分量,显示出经济日报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快速反应机制,包括舆情监测、信息研判、任务分配、产品制作、内容推送、效果反馈等环节,充分发挥报社各平台力量协同开展工作。
建言资政,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回应“民之所盼”,关心“一枝一叶”,服务“国之大者”,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既是党的期许,也是人民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充分发挥资政建言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补齐短板。
近两年来,经济日报“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擦亮问题导向标签,刊发的《煤炭问题调查》《耕地问题调查》《种子问题调查》《大豆问题调查》等产业调研12篇,引发重大反响。以《煤炭问题调查》为例。2021年下半年,我国部分地区拉闸限电,这一现象多年少有。经济日报编委会调度采访组,持续对电荒成因开展调研,确立了煤炭短缺是主要原因后,先后深入华能、中煤等主要能源企业了解煤炭产能供应情况,列席参加国家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会议,多次与煤炭领域专家学者交流沟通。报道在回应“拉闸限电”的同时,客观理性分析煤炭产销方面的问题,深入阐述“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的观点,对“运动式减碳”等错误做法进行了及时纠偏,并就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提出了建议。该文在经济日报2021年12月13日一版刊发后引发强烈反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全文转发,当天登上今日头条热搜榜第一名。全网点击量超过1.2亿次,微信公众号创下多个10万+,读者转发、留言参与互动踊跃。这个调研报道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有力引导了社会舆论,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发展信心,为我国能源稳价保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牵挂于心。针对耕地数量减少、局部质量变差的现实问题,经济日报调研组克服疫情期间种种困难,对如何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展开历时3个月的调查。到农业农村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等部委走访了解耕地情况,与多位土地领域专家学者采访沟通,到多个粮食产区进行调研。
2022年2月14日,报道在经济日报一版头条刊发《耕地问题调查》,不仅客观描述我国耕地现状,理性分析耕地保护痛点难点,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措施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相关部门迅速落实批示精神,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将“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推动有关部门联合提请国务院审议耕地保护法(草案),推动落实“按位置下达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推动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文章提出的“保护耕地不能只算经济账”观点,受到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也引发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200多家主流媒体全文转发,读者积极转发、留言。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摄像头的时代,碎片化阅读肢解事物全貌,短视频快感弱化思想深度。传统媒体尤其是中央级媒体,不必徒叹“病树前头万木春”,而是要充分看到自己“好大一棵树”的优势,利用资源厚度、调研深度,发挥好应有的建言资政作用。而这,恰恰是自媒体所不可替代的。
警醒警示,守护高质量发展之路
对党报工作者而言,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同频共振,及时发声,明辨是非,澄清谬误,在社会思潮多元、诉求水涨船高、利益冲突加剧、矛盾化解两难中,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能力。
经济日报从2020年8月23日在一版开设“经济论坛”专栏,刊发“金观平”署名文章,至2023年6月30日,共刊发550余篇,其中2022年刊发255篇。这个专栏集全社采编力量精心打造,采取“赛马不相马”的方式,敞开大门,唯能者上。一系列有站位、有锐气、有分量,高举高打、论述精准的评论文章,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多个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成为经济日报评论言论的“金字招牌”。
这个招牌之所以越来越亮,在于其专注于经济热点、难点、焦点,抢占第一落点,以专业记者深刻、独到的思考,在关键节点敢发声、会发声、快发声,对与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的做法毫不犹豫地举旗亮剑,有效引导舆论走向。《观察中国经济不能只看一时》《中国不可能重新大上煤电》《谨防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打破隐性地方保护主义》《上市公司切忌贪大求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精准拆弹”》……一篇篇评论价值导向正确、观点立论鲜明、论证翔实有力、警示作用彰显,专栏风格日益定型,体现出较高的政治站位和全局视野,也成为观察国内经济政策走势的一个重要阵地。目前专栏影响力越来越大,产出近百条微信10万+稿件,《规范发展才有平台经济更好未来》《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文章阅读量均超千万次;多个相关话题引发热议,登上微博热搜,话题#中国不可能重新大上煤电#累计阅读3.2亿次。“经济日报金观平是谁”,已成为舆论场上被津津乐道的“解密文章”。
经济日报“头条热评”融媒体专栏也在快速成长。它定位“移动优先”,基于各内容平台热点大数据策划选题,用“小切口”体现“大关切”,用“网感”解锁流量密码,用理性观点汇聚共识。栏目文章对全网热点实时响应,通过全媒体矩阵分发,力争第一时间先声夺人。《美联储加息“跟不跟”?我国货币政策有自己的节奏》《理性看待前4个月外贸增速回落》等,关键时刻激浊扬清、正面引导舆论;《存取款新政下月实行对个人存取款便利程度影响很小》《莫把脱口秀当投资指南》等民生指南,释疑解惑、定争止纷,获得网民积极反响。栏目评论尊重传播规律,不断适应新的表达空间,降低了经济话题阅读门槛,多数热评登上各类商业平台热点榜,被评价为“舆论场的理性声音,热榜中的定海神针”。对热点政策类的解读评论获得相关部委充分肯定,认为经济日报热评起到正视听、安民心、稳大局的作用。
写入历史的辉煌成绩,无不源于照亮时代的思想光芒。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通向复兴梦想,广阔未来等待着新的书写。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是经济日报做好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的行动指南。我们将继续以中央党报、经济大报的政治站位,砥砺初心使命,勇立时代潮头,展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塑造的时代新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系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