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比声讨滤镜更重要的是坚持真实与真诚

2021年10月19日 19:22   来源:红网   郭立诚

  国庆假期之后,“滤镜景点”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遍布大江南北的“小镰仓”“小奈良”“小京都”……充满浪漫气息的粉红沙滩原是一片粗糙的褐色沙地,网友在各个社交平台分享中心仪的“美好”,实在探访后却发现是“照骗”,持续引发舆论争议。

  人们声讨“滤镜景点”,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对比网上的“美景”,跑到现场后看到的各种名不副实场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带来的不只是失落,更瞬间催生了“被欺骗感”,义愤可想而知。如果说网友是因为被欺骗而义愤,那么要声讨的不单单是那些“滤镜景点”的图文分享。短视频平台上,主播开了美颜,阿姨变成萝莉;公众号上的探店图文,屏幕前的“美味”,到了餐桌上令人大失所望的,也比比皆是……本质上,这些都在运用和呈现“滤镜效果”。

  客观心理上,喜欢美、展现美本是人之常情,否则怎么会有美妆行业的长盛不衰呢?各种滤镜技术不过是数字化的化妆术而已。问题的关键是,制造“滤镜效果”的意图和指向。像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对化妆产生反感,气愤的往往是那些利用化妆术以假乱真的欺骗。切换到今天的数字生活圈,人们用手机拍照、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分享,很少不去考虑光鲜角度或运用滤镜技术的,初衷不过是更好表达对美的追求和表达,这与营销中的过度修饰美化乃至虚假宣传是截然不同的。

  景点或自媒体账号用虚假美图进行营销,误导消费者,令人深恶痛绝,必须旗帜鲜明地谴责和大力度规范整治同时,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分享景观美图,就一定是为了营销。像前不久的“病媛式”反转一样,这次引发热议的相当一部分“热搜景点”,都是野生景点或免费景点,博主只是自发分享,与营销并无关联,甚至一些博主只是从摄影爱好者的角度美图修图,展示技术,不应该一概而论地标签化、污名化。

  以最近上了热搜的被认为是“照骗”的杭州地铁下沉式咖啡馆为例。最早发照片的网友路过时,看到还在装修的咖啡馆,于是拍了照片。因为构图特别,加上湛蓝天空的背景,非常吸引人。但有其他网友按图索骥,发现咖啡馆还在装修,于是拍了张还在装修的全景图作对比。最终导致最早发照片的网友在网络上被批评。该网友发文澄清说,咖啡馆尚未营业,他并非营销,只是随手拍分享。而且他还在照片的文字说明中注明是在门口“出片”。“出片”为年轻人的一种流行语,意为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而上热搜的国贸咖啡馆的拍摄者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买完咖啡顺手拍照分享。

  另外几个上热搜的“滤镜景点”的发照片的网友也是类似情况。海南蓝房子,云南粉红沙滩都是当地的“野生景点”,不存在经济利益相关方,发照片的行为也非营销或打广告,只是分享旅途美照,出张“美片”。

  当下,以小红书为代表的内容分享社区,以及众多社交平台,越来越多地扮演为人们决策提供信息参考的角色。考虑到发布者与阅读者的不同视角,以及传播可能导致的认知错位,亟待破解的难题,不是要一刀切地屏蔽滤镜,而是要直面滤镜早就以不同形式悄然深入人们生活的事实,平台主动作为以更有效地推动人们真诚分享、展现真实的美。这既有赖于平台社区坚守多元真实、真诚互动的价值观,也需要不断探索多元内容分发机制,避免信息错配。

  真实与美不是必然的矛盾。直面问题,本就是对用户负责的一种真诚态度。比起简单地批判声讨,更需要的是鲜明地倡导与有力作为。通过运营手段,倡议更多用户分享真实、有用的内容,并打击虚假内容,这才是在呼应和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文/郭立诚

(责任编辑:冯虎)

比声讨滤镜更重要的是坚持真实与真诚

2021-10-19 19:22 来源:红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