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宁夏平罗:插花移民 不摆“花架子 实打实地脱贫

2021年01月05日 20:5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后,数以万计的生态移民从山上搬到了山下,摆脱贫困迈向了新生活。其中,整村搬迁的形式居多,但在宁夏平罗县,插花移民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移民搬迁方式。

  何为插花移民?“就是将移民安置在现有的村庄,与当地居民共同生产生活。”平罗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郭红刚向记者讲述平罗生态移民的做法。早在2009年,“十二五”期间,平罗县就开始陆续接纳生态移民。主要分三种形式,插花移民、整村移民、劳务移民。最早的一批移民搬迁过来,采取集中安置,在红崖子乡和陶乐镇分别建了红翔村、红瑞村、庙庙湖村三个移民安置村。

  2013年以后,平罗县开始采取插花移民方式,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降低安置成本;二是可以让新移民快速融入当地社会环境。

  作为第一批土地改革试点县之一,平罗将土地政策运用得十分灵活。对进城农户的土地和房屋,重新确权颁证,分给移民居住。此举既解决了农村土地闲置问题,又避免了重复建设水、路、电等基础设施,每户能节省5万元的费用。

  郭红刚告诉记者,“干部对待移民就像家里来了亲戚一样亲切,消除了移民群众的陌生感”。针对新来移民不熟悉环境的情况,平罗县乡、村两级干部结对帮扶,介绍周边设施,每个单位都会入户宣传教育、产业等政策。针对山区移民不会种地的问题,安排了党员包户,手把手教哪个季节种什么,从种到收要教两三年。

  插花移民形式新颖,成效如何?记者走进灵沙乡西灵村,在大棚里见到正在劳作的村民丁少伟,“2013年我们刚搬到平罗的时候,家里分了五亩地种玉米,家里陆续养了6只羊,5头牛,一年也能收入两万元。自2019年开始,乡里建了40座大棚,优先分给移民种,我就开始承包大棚。每年承包费2700元,一个棚能收入20000元。我现在不仅自己种大棚,乡里还给我了公益性岗位,管理合作社的大棚,每月也能有1200元的收入。这样一来,每年收入4万元以上不成问题。”

  发展养殖业,加强种植业,一乡一产业,早日让移民脱贫一直以来都是平罗县的工作重心。看完灵沙乡的蔬菜大棚,记者又来到宝丰镇的扶贫羊场。“2018年,我们镇上投入扶贫资金1547万元建了扶贫羊场,共有81个圈棚,优先分给移民,2021年之前免租金。”宝丰镇副书记李菊红向记者介绍。

  宝丰镇一直以来都有养殖传统,担心移民养殖技术不行,镇上专门找来了5户养殖大户教技术、讲方法,只要承包圈棚都统一分配管理用房。为了统一品种,统一管理,扶贫羊场主要养殖从太湖流域引进的湖羊。该品种繁殖率高,羊肉批发价格在33-34元一斤。羊圈装有实时监控系统,出产的羊肉都有可溯源体系。

  这两年养羊出了个红人,就是致富带头人烟永平。见到记者,他讲起了自己的致富路:“2016年10月我家从西吉县兴隆镇搬迁到了宝丰镇陆渠村。搬迁之前,种的地全部是旱地,基本靠天吃饭,家中全年收入也就3万元左右,生活非常困难。2019年镇上扶贫羊场建设完成,我在政府和合作社的帮助下贷款15万元,购买了基础母羊100只,成为扶贫羊场第一个养殖湖羊的移民,当年就收入了14万元!在我的带动下,观望的移民纷纷养起了湖羊。”

  随着养殖户越来越多,宝丰镇羊场的几排管理用房都住得满满当当,有些养殖户甚至一家子都搬到了这里居住。目前,扶贫羊场入住插花移民养殖户63户,基础母羊存栏近6200只,出栏6000余只,户均增收6万余元。

  平罗县县委书记蒋哲文深有感慨地道出一组数字:“时间一晃过去十数载,数字验证了插花移民的方法不是‘花架子’,截止目前全县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前的2900元增加到9643元,2670户1433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插花移民在这片新的家园里,繁衍生息,走向幸福生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吴舒睿)

(责任编辑:冯虎)

宁夏平罗:插花移民 不摆“花架子 实打实地脱贫

2021-01-05 20:5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