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海口海关助力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2020年04月10日 2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海口海关关员对洋浦口岸首次进境俄罗斯白鲸进行临床检查。 周书 摄

  中新网海口4月10日电 (张思春)记者10日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关坚持高标准提供技术指导、高质量构建监管制度,助力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取得早期收获。

  据悉,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是党中央基于海南独立的地理单元和温润的热带气候等比较优势基础上,为海南指出的重要发展方向。基地建成后,海南自贸港将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利用领域内更具竞争力,对海南种业全产业链发展,服务我国农业、畜牧业对外开放具有重要作用。

  海口海关作为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以下简称中转基地)建设的成员单位之一,广泛收集企业的引种需求,对已获得检疫准入资质的种类,做好对企业引种过程的指导服务;对尚未获得检疫准入的种类,及时向海关总署反映需求,争取海关总署在检疫准入和检疫审批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有力地支持了海南动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海口海关技术专家在海口海关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进行种质保育。 符传涛 摄

  据悉,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的两年间海关已组织30多次会议,反复论证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9年,海口海关共检疫监管引进动植物110批次、810.6万美元,包括从柬埔寨、越南引进的食蟹猴种猴1900只,从美国、泰国等引进种虾6万余尾,从毛里求斯引进珍惜种龟24只,以及美国的结缕草试管苗等425.7万株。

  “海口海关坚持安全高效服务,围绕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这一重大功能平台,坚定不移开展先行先试,支持海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海口海关动植物检疫处动物检疫科科长张思春介绍。

  在提供技术指导方面,海口海关成立中转基地建设研究专题组开展调研,形成中转基地《检验检疫设施建设与实施步骤的研究》和《体制机制研究和分步实施方案》2个报告,完成《自贸港背景下支持海南种业全产业链发展海关监管机制创新研究》等研究课题,为中转基地项目可研报告、产业规划的编写提供了信息资料、技术标准和政策咨询服务。

  在创新监管制度方面,海关总署2019年11月印发《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海关监管方案(试行)》,提出为中转基地的选址、规划和一流硬件设施建设提供海关专业的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对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各环节创新监管制度和模式,对风险防控保障体系建设指出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建立起一套流程科学、防控严密、对接无缝、便捷高效的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国门生物安全保障水平,促进海南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贸易发展。

  2020年3月,海关总署将观赏鱼进境检疫审批权限授予海口海关办理,进境观赏鱼实现“即报即批”。海南口岸自2018年开展观赏鱼进口业务以来,已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和美国引进59批次观赏鱼,包括刺尾鱼科、蝴蝶鱼科、雀鲷科以及鳐鱼科等10余个科80余种,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增添又一亮点。

  下一步,海口海关将继续为中转基地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创新中转基地种质资源引进中转检疫监管模式,支持海南产业发展急需的种质资源进口,支持海南优化完善进出境动植物引种检疫安全体系,全面提升引种中转检疫监管能力水平,确保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守得住风险底线,引领海南现代农业发展。(完)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