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健康“种草”,需要多方合力

2019年12月27日 18:2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央视《朝闻天下》节目日前刊播报道,聚焦“种草经济”下的电商评论造假现象。报道提到,时下一些主打内容推荐的电商平台上,“真人推荐”内容乃至评价、点赞等,存在刷量行为,并由此孕育了一系列黑色产业链。

  作为时下比较受年轻人欢迎的内容社区,小红书也在报道中被提及。对此,小红书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强调“一直严厉打击黑产刷量行为,2019年已处理涉及黑产账号1881万,作弊笔记439万篇”。《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评论《“种草”变“埋坑”,真是一门可耻的生意》指出“媒体曝光之后,平台马上给出‘打假评’的数据,这值得肯定”,呼吁“更多的平台也需要自查自纠,拿出令人信服的‘打假评’数据”“监管力量适时介入、重拳打击”。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揭示的,跳出个体来看,电商评论、推荐造假现象,是整个行业都必须直面的“痛点”。换言之,这样的造假并非仅限于某一个平台,甚至越是备受用户推崇的平台社区,因其具有的众多用户群和传播影响力,越容易被“黑产”分子盯上。

  从表面上看,电商评论造假“黑产”的产生,是平台“孕育”的,似乎正是有了平台社区,才给了他们造假诱骗消费者的机会。但倘若要联想一下那些至今在农村集贸市场活跃“粤利粤”“康帅傅”就应该看到,“黑产”分子本质上就是投机分子,哪里有漏洞就会钻到哪里。

  无论是内容社区,还是淘宝等电商平台,它们作为顺应技术引发的消费模式变革而衍生出新业态,其初衷是连接商家和用户、消费者,而不是为“黑产”分子服务,甚至可以说社区和平台是高度依赖用户和消费者需求而生的,在打击“黑产”分子这一点上,两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红书、淘宝、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在打击刷量、虚假评论的态度上都是非常鲜明的。

  不容忽视的是,“黑产”本身是在进化的,正如央视节目所展现的,已经演变为通过微信群或手机应用雇佣大量普通网民的“高段位”,就连写手的评论长短、内容风格有明确的要求。这才是社区和平台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及技术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打击。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黑产”进化地越来越隐蔽以及“刷单”的成本越来越高,本身就是社区和平台不断强化审核的结果。

  对每个社区和平台来说,大家不会不明白一个粗浅的道理,即让用户和消费者更放心的环境和体验,才能安身立命之本。关键是要多一些创新,把落实主体责任,与及时回应用户和消费的投诉,以及提升内部的管理水平更好地融合起来、打造闭环,形成多方合力,避免“黑产”分子有机可乘。(郭立诚)

(责任编辑:冯虎)

健康“种草”,需要多方合力

2019-12-27 18:2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