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三季走进当雄体验藏乡巨变

2019年10月28日 10:52   来源:中国网   

  10月13日,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三季摄制组来到拉萨市当雄县宁中乡曲才村,走进致富带头人坚参家,讲述一个牧区大家庭的幸福故事。

  当雄县地处西藏中部,海拔4200米以上,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沿县的西北横穿全境,海拔7111米的主峰位于县辖宁中乡境内。当雄县北部有西藏第一大湖——纳木错,蒙语称作"腾格里海",是天湖的意思,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脚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放牧为主。

  清晨坚参的叔叔准备带着自家牦牛去山上吃草

  曾经的当雄因地处高寒,交通闭塞,经济十分落后。如今,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当雄牧民们的生活在一天一天变好。清晨,天蒙蒙亮,牧草上还挂着冰霜,坚参一家就起床了。妻子德巴是全家起得最早的人,她要赶在牦牛群上山之前完成挤牛奶的工作。牦牛奶是牧民家们一日三餐的食物,更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德巴向摄制组展示了用新鲜的牦牛奶准备一家七口人早餐的过程。

  德巴在清晨准备进行挤牦牛奶的工作

  临近高原的冬季,放牧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口的牧草越来越少,牦牛群必须往山的高处和远处走。忙碌了一个早晨后,坚参帮助叔叔和弟弟们把牦牛群赶上了山,妻子德巴则迅速地捡起地上的牛粪,拢成一堆准备晾晒成冬季取暖用的干粪饼。

  德巴在草地上捡拾取暖使用的牛粪

  高原的天气一日多变,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又雪花飘荡,冷风飒飒。坚参在忙碌的间隙,还要坚持送女儿曲吉到幼儿园。谈到念书的三个女儿,坚参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和过去不同,如今的曲才村家家户户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在他们看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坚参最大的心愿是看着三个女儿能够考进内地的藏学班。他指着墙上的十几张奖状给摄制组看,一脸骄傲地说这些都是上五年级的大女儿德吉拉宗在学校赢来的。

  摄制组在当雄县拍摄当地刚刚放学的校园

  坚参一家养了80多头牦牛和一百多头羊,生活过得平实安详。然而作为一名党员,坚参并不满足于此。他结合自己做裁缝的手艺,拉着几户人家在县城开了个藏装缝纫合作社,带动大家一起致富。靠着精湛的手艺,合作社经营得红红火火,在当雄县里小有名气。

  摄制组在拍摄主人公家牦牛

  摄制组在坚参的缝纫店进行拍摄

  坚参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村委会委员。每周,村委会都会组织委员们和村民沿着公路捡拾垃圾,开展义务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公益活动。在政府为贫困户建设的安置小区里,一幢幢漂亮的藏式二层小楼整齐排列在公路旁。坚参和同事们拿着编织袋,认真捡拾着垃圾,周围的村民们也纷纷自觉地加入到队伍中来。在当雄,由于高原生态修复能力弱,杜绝垃圾抛洒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摄制组在政府安置小区内采访陪同清洁工作的曲才村工作队队长

  在拍摄最后的日子,坚参一家决定去纳木错湖祈福。妻子德巴准备了哈达、藏香和糌粑。摄制组感到好奇,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向来淳朴的坚参此时竟然开起了玩笑,他神秘地说去了就知道了。原来他们在转湖时,把各种供品投入湖中,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站在纳木错湖奇景之“圣象天门”处,俄方工作人员对这次“西藏篇”的拍摄充满由衷的感慨:雪山与高楼、牦牛群与青藏铁路、糌粑与肯德基、特高压线路和智能手机等等,构成了一幅蓬勃发展的新西藏动人图景,这就是今天的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不断重复的美丽故事。与此同时,纪录片《这里是中国》全体摄制人员也对北京工美集团和西藏宏绩集团等各友好相关单位对“西藏篇”的协拍工作表示诚挚感谢!

  摄制组在纳木错圣象天门边讨论拍摄计划

  据悉,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由北京中视雅韵文化传播中心和俄罗斯RT电视台联袂打造,旨在对外推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该系列纪录片每年制作6到12集,分英、法、西、俄、阿、中等多种语言,由俄罗斯RT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融媒体播出。《这里是中国》第三季将围绕建国七十年来的发展巨变,着重聚焦荒漠化治理、超级工程、新兴产业、美丽乡村、传统精粹、民族融合等几方面的人物和故事。据该片中方总导演曲宁介绍,本季拍摄周期为两个月,涉及北京、内蒙古、湖北、云南、四川、河南、广东、湖南、西藏等十多个省市区,虽然地域跨度大、时间紧,但中俄摄制组经过4年的磨合,相互间已形成牢固的友谊和默契,共同致力于让世界看见中国之美,对未来的精彩节目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