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疆阿克苏决胜脱贫攻坚:为每个村配一把发展"金钥匙"

2019年10月18日 07:41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乔文汇

  阅读提示

  “三区三州”是我国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深度贫困区,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新疆阿克苏地区就位于“三区三州”中的新疆南疆四地州。

  眼下,正值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在阿克苏,这项工作进展如何?有哪些新探索?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深入该地区蹲点采访,选取拜城县康其乡阿热勒村、库车县阿格乡康村、温宿县托乎拉乡河畔村、柯坪县阿恰勒镇盖孜力克村等4个区位不同、基础不一、脱贫增收路径不同的典型村进行调研。记者发现,每个村都有一把发展“金钥匙”,全地区乡村脱贫增收“工具箱”里的“工具”充足,群众脱贫增收信心满满。

  城郊村——阿热勒村的转型: 

  “唤醒”好风景 带来好“钱景” 

  远山如黛,流水潺潺;牛羊点点,绿草如毡……细雨中的康其乡阿热勒村如水墨画般镶嵌在天山南麓。走进这个地处拜城县城郊的村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还可见充满文艺气息的民俗元素,令人流连忘返。  

  游客在拜城县康其乡阿热勒村的康其湿地游玩。余 丽摄(中经视觉)

    在维吾尔语中,“康其”的意思是花园,“阿热勒”的意思为岛屿。康其乡阿热勒村位于两河交汇处,村庄与河道之间形成了一条5000多亩的半包围型湿地带,俨然一座“花园岛屿”。

  过去,阿热勒村经济相对落后,村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和务工,农作物亩均收入仅四五百元。2018年6月份,康其乡党委提出,发挥距县城近的区位优势及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当地将目光投向湿地资源,一汪碧水被逐渐“唤醒”。

  通过土地流转、合伙经营,阿热勒村调整了种植结构,引导农户不再种植效益低的作物,而是连片种植彩色油菜、向日葵等,联手描绘“十里画廊”。当地人意识到,“不仅农作物赚钱,把农作物种成一幅画更能赚钱”。在阿热勒村,“好风景带来好‘钱景’”已成村民的共识。

  康其湿地不远处,成片的向日葵盛开时,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成熟后的花盘,可卖到5元钱,单是这笔收入也不小。”阿热勒村村委会副主任托乎尼牙孜·艾买尔说,“即使是传统作物种植,我们也是基于旅游业发展,推广绿色耕作,还给土豆等注册了商标。”

  不仅是农田,村舍也在变身。古丽仙木·托克逊将自家的几间房子改造成民宿,牛圈则改成牛栏饮吧。吾古兰木·吾斯曼家的仓房经过装修,变身成为拌面馆,去年7月底开张营业后,3个月的旅游旺季顾客盈门,收入达2万元。

  康其乡坚持旅游富民,“让一个点子致富一个家庭”。“网红桥”“3D针锥墙”等都是集思广益引进的旅游项目。乡镇干部出资1000元至2万元不等,先期垫付资金帮助贫困户购置设备设施,经营者收回成本后再还给垫资者。

  截至目前,阿热勒村全村393户农户中,开展旅游经营项目的有174户。古丽皮艳木·吐尼亚孜曾是贫困户,乡包联干部垫付960元,为其购买了一台棉花糖机。去年春节假期,她用4天时间卖棉花糖,就挣了2000多元。

  水韵文章,陆上着墨。康其乡通过科学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划定湿地和耕地保护红线,短短一年时间,康其湿地获评国家3A级景区,阿热勒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实现了从“一产”向“三产”的转换。

  从隐藏在村庄中的湿地到“点亮”村庄的湿地景区,从地里“刨食”到吃上旅游饭,阿热勒村这座“花园岛屿”实现了精彩变身。“我们将继续打造‘美丽乡村’,沿着乡村旅游的道路走下去,带领村民实现共同致富。”康其乡党委负责人说。

  偏远村——康村的探索: 

  解“思想扣子” 找致富路子 

  走进库车县阿格乡康村,仿佛置身一座花园。乡间路上,花团锦簇;农家院里,鲜花绽放。阳光照耀下,白墙、红顶的新居整齐划一。因地处南疆偏远山区、人均耕地较少、自然条件恶劣,以前康村贫困发生率很高。阿格乡党委书记张靓说,如今,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被激发了,大家干劲十足,致富路越走越宽。

  解开了“思想扣子”,就会找准致富的路子。通过访农户、入大棚、看民宿,聆听“康村发展辩证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康村拓宽致富路,关键在于处理好了“远与近”“多与少”“加与减”的关系。

  库车县阿格乡党委书记张靓介绍康村发展变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文汇摄

  一是辩证看待“远与近”。因距库车县城约50公里,当地人以前常说,康村地处偏远。长期以来,这也被认为是该村致贫的主要原因。然而,县城很远,“独库”却很近。康村位于贯通天山南北的独山子至库车公路的“南大门”,近年来在旅游旺季,这条公路非常火爆,是热门自驾线路。

  当地推出“独库第一村”招牌,吸引了许多自驾游客。康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让民居“穿衣戴帽”,帮助农民把自家小院划分成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实施亮化工程,新建了文化广场项目;鼓励群众将闲置住宅承租给村集体,用于民宿改造;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发展特色餐饮。

  二是务实分析“多与少”。康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发展传统农业受制约。但如果将目光跳出康村,可以发现,毗邻这座山村的工矿企业较多,用工量大。这些企业也希望减少用工成本,尽可能在当地吸纳员工。但在前几年,由于康村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能熟练讲普通话,企业只能向外招人。阿格乡开设农牧民夜校集中开展语言培训,与企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展机电、驾驶等“订单式”培训,并深入企业等单位了解用工需求、组织召开招聘会,让企业与劳动力面对面对接。“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努尔艳木·肉孜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自己开了一间小商店,丈夫在附近的加气站当保安,收入有了保障。

  三是统筹调整“加与减”。康村根据周边企业需求,统筹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减少滞销品种。根据走访情况,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和养殖;设立一站式配送中心,销售、配送本村及周边村出产的蔬菜、肉制品等副食品。

  在康村,连片的黑木耳大棚格外醒目。据了解,黑木耳是该村根据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确定增加的产业。“周边企业有需求,木耳还可以作为旅游特产销售。”阿格乡副乡长杨云燕告诉记者,新产业拓宽了脱贫路径,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独库”尽头景象新,小康奔梦看康村。经过努力,这座山村已基本实现了一户至少一人就业;贫困发生率从53.18%降至5.41%,预计到年底将实现整村脱贫。

  脱贫村——河畔村的远见:

  脱贫不脱钩 增收有保障

  秋日的河畔村绿树掩映、果园茂盛。近年来,位于温宿县托乎拉乡的河畔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到去年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7人已全部脱贫。目前,100%的农户住上了富民安居房,100%的农户通电通水,100%的适龄儿童就学,100%的农户享有农村合作医疗。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4897元。

  温宿县托乎拉乡河畔村村民古丽买热木·亚森(左)卖掉一车青皮核桃后,脸上洋溢着喜悦。邓丽娟摄(中经视觉) 

  河畔村村民图尔贡·奥斯曼家有3口人,2013年10月份,因缺乏技术等原因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3年后正式退出贫困户序列,顺利实现脱贫。虽已脱贫,但近3年来,这一家人的生活也一直是驻村工作队的牵挂。作为帮扶责任人,阿克苏地委史志办驻河畔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队队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鲁福贵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图尔贡·奥斯曼一家聊发展、话增收。前不久,在蔬菜大棚里,鲁福贵和他们一家又算起了增收账。

  “水稻收入应该比较稳定。”图尔贡·奥斯曼家有水稻田9亩,其中承包地5亩。预计每亩产量可达650公斤,总产量达5850公斤,预计收入16380元;支出方面,生产成本7290元,承包地承包费支出500元,成本共计支出7790元,可实现纯收入8590元。

  “核桃将成为增收主业。”图尔贡·奥斯曼家有10亩核桃地,每亩核桃园预计产量1000公斤,合计产量1万公斤。根据市场去年的青皮核桃价格,核桃年收入可达3.2万元,除去投入1.6万元,实际实现纯收入1.6万元。

  “养殖业增收潜力大。”图尔贡·奥斯曼家原来养8只羊、1头牛,今年增加到13只羊、2头牛。增加的5只羊可增收3500元,1头牛可增收8000元。另外,村党总支研究,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将村集体的20只羊以图尔贡·奥斯曼的名义入股合作社,一年后合作社无偿向他返还6只羊,又可实现增收6000元。

  此外,在转移就业、综合社会保障、教育扶贫等方面,均有收入或享受相关政策。综合以上收入,图尔贡·奥斯曼一家今年预计实现纯收入4.76万元,实现人均收入1.59万元,全家比去年增收1.6万元。

  “我们的生活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算过增收账,图尔贡·奥斯曼全家信心满满。“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我们会根据每一户的实际,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其持续增收。”鲁福贵说。

  特产村——盖孜力克村的变身:

  坚持育品牌 闯出大市场

  恰玛古是南疆常见的一种根茎类作物,与羊肉、薄皮馕并称为“柯坪三宝”。柯坪县阿恰勒镇盖孜力克村光照充足,土壤呈碱性,适合恰玛古的生长。然而,由于村民大多只管种、不问销,过去销路仅限于当地及附近区域,恰玛古大量上市后,价格偏低,“碱疙瘩”成了“土疙瘩”。

  “只是特产村还不行,我们要成为品牌特产村。”盖孜力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海彬是中石化西北石油局选派的干部。驻村以来,他带领村民坚持发展恰玛古特色种植产业。王海彬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恰玛古在新疆认知度较高,且富含营养元素,具有保健作用,只要坚持培育品牌,完全可以闯出一片新天地。

 

  中石化西北石油局干部、柯坪县阿恰勒镇盖孜力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海彬,在展示盖孜力克村特色产品恰玛古。 李学仁摄(中经视觉) 

  盖孜力克村于2018年2月份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集中种植恰玛古。合作社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收获后,分拣出品相好、大小一致的进行统一包装。目前有5公斤盒装、袋装产品,以及小包装的恰玛古粉、恰玛古干等。

  “种得好,更要销得好。”王海彬说,他们动员村民、驻村工作队员、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广泛宣传恰玛古;将产品运到乌鲁木齐市的五星级酒店进行展示,在高速公路的路口树起广告牌,吸引了乌鲁木齐、喀什、和田的商贩前来釆购,恰玛古成了抢手货。

  通过扩大销路,恰玛古种植面积大幅增长,盖孜力克村的种植面积已从1200亩增至2200亩。如今,“碱疙瘩”已变身为“金疙瘩”。“原来价格低时,每公斤只卖0.8元,最高也只有1.5元。”村民艾塔洪·提来克说,“盖孜力克的恰玛古越来越有名了,卖到了很远的地方,不仅销量大,而且价格好,大家对脱贫增收越来越有信心。”

  据了解,阿克苏地区始终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订单蔬菜脱贫工程、黑木耳生产脱贫工程、传统产业挖潜增收工程等;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产业促脱贫效益日益提升。

  锻造“金钥匙”,增收迎刃解。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阿克苏坚持因地制宜布产业、综合施策强产业,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农民脱贫增收渠道正在拓宽。

  秋风似笔,细雨如墨,锦绣画卷映天阔。色彩斑斓的阿克苏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文汇)

(责任编辑:刘江)

新疆阿克苏决胜脱贫攻坚:为每个村配一把发展"金钥匙"

2019-10-18 07:41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