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延安退耕还林20年:黄土高原“绿色崛起”再出发

2019年09月12日 15:4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延安,这块雄浑而又质朴的土地上,拥有的历史文化足以震动整个世界。在金戈铁马的古代,曾留下黄帝、大禹奋进的足迹,还有李自成、张献忠叱咤风云的历史回声。

  延安,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举世闻名。作为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孕育了新中国。

  有人说,陕北这块土地,贡献给历史的,是森林和草地,贡献给革命的,是生命和鲜血。的确,延安曾经是“水草丰美、谷稼殷积、牛羊衔尾”的富饶地方。然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由于战乱屯田,乱耕滥垦、肆意放牧、过度砍伐,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农业生产条件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首在当地山间沟壑中吟唱的信天游,唱出了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劣,也表达出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心中的那份荒凉,而更让他们挥之不去的是贫穷。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陕西地处中国心脏地带,陕北是黄土高原的心脏,延安是黄土高原的绿芯。足见,保护好“心脏”和“绿芯”,不仅是八百里秦川自己的事,更关系和影响到全国的生态环境。

  绿色崛起。1999年,延安在全国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誓言要“让赤地变青山,让黄河流碧水”。短短20年间,延安退耕还林上千万亩,让这块土地提前50年绿了起来,为世界提供了短期内“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

  那么,延安生态环境为什么濒临崩溃?延安山川大地是怎么绿起来的?

  陕西延长县退耕还林前后对比图,上图为退耕前,下图为退耕后。(退耕还林资料馆资料图翻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徐红摄)

  植被遭到破坏 让黄土高原“支离破碎”

  黄土、大风、加上一副黝黑沧桑的面孔和头上裹着的极具反差力的白羊肚手巾,这样的画像不用猜就知道画的是哪个地方的民众。“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是多年来人们对陕北黄土高原的刻板印象,挥散不去。

  “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天两头旱,十种九难收”“下一场大雨脱一层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一首首陕北信天游,真实地唱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是对延安当时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上个世纪末8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来延安考察曾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居住生存的基本条件。

  到底什么原因让延安生态濒临崩溃?

  “回望陕北生态环境的变迁,隋唐以前,延安还是大片原始森林。自北宋以来,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柯昌万直言:一是城市建设,二是寺庙修建,三是战火的破坏,四是大量放牧。不可否认,除自然因素影响外,人为因素占了大半。

  有文字记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陕北大地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地,成群的大角鹿、野马、虎豹、野牛、大象等如今在亚热带才能见到的动物,也在陕北林间和草地上出没。

  研究发现,陕北高原从山清水秀到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的过程。随着战事纷争四起,各卫、所、堡、寨纷纷屯垦戍边,移民实边,加上大规模游牧民族内迁安置,使人口过度膨胀,对耕地需求不断增长,侵蚀着森林草地资源,对植被破坏性很大。特别是明代屯田制和修筑长城,对陕北生态环境的破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并遗祸至今。

  在春秋交替的历史长河中,延安的地貌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大片大片的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到了清代,陕北南部仅剩下零星林区,北部则大部分变成荒山秃岭。极目远望,黄沙一片,河流干涸,树少鸟稀,青山绿水已成为梦境。

  由于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黄土高原被慢慢侵蚀分解,黄土塬(平台状)变成梁(条带状),梁变成峁(馒头状的土丘)。塬、梁、峁将黄土高原分解得“支离破碎”,却又令人惊叹。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塔型的超大生日蛋糕,有的像圆圆的大馒头,有的像长长的蜈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成山连片。

  面对地瘠民贫,满目风沙的凄凉景象,一部名为《绿色崛起》的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清代光绪年间,翰林王培棻来三边巡视,他以调侃讽刺的口吻,写了一首《七笔勾》,诗中说:“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荒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辩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话虽刻薄,但却是陕北当时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退耕还林后的南泥湾“大花篮经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红 摄

  两把镢头两代人 从开荒种地到植树造林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陕甘宁边区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在南泥湾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决了燃眉之急,打破了经济封锁,成为一段不老的传奇。

  镢头磨短了,南泥湾彻底改变了模样。“短短3年时间,战士们用鲜血和汗水,在荒山野岭中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大生产临时展馆详细记录着这段开荒种地的历史。著名秧歌剧《兄妹开荒》就是以南泥湾开荒大生产为创作背景的。

  展馆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1941年,南泥湾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1942年,开荒2.68万亩,产粮3050石。1943年,开荒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约万石。“南泥湾大生产是一部民族复兴的英雄史诗,是一曲开天辟地的悲壮赞歌”。

  到了80年代,当年开荒破坏的植被已无法自然恢复,加之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的增长,仍有农民不断到山上开垦荒地,致使南泥湾生态系统到了崩溃的边缘。“那时候,这些山几乎都是秃的。去山上种地,连一棵能遮阳的树都找不到。”当地农民如是说。

  南泥湾,距离延安城东南方向约45公里处,是延安的南大门。家住南泥湾镇南泥湾村、74岁的侯秀珍老人珍藏着两把老镢头,这是一段两代人的奋斗故事。

  “一把是公公用来开荒的,一把是自己退耕还林种树用的。”侯秀珍告诉记者,公公刘宝斋,是359旅719团的一名连长,南泥湾的不少粮田都是他和战友们一起开垦出来的。改革开放后,随着当地人口的增长,为了口粮,许多农民上山开地。“然而,地越种越多,山越耕越荒,村里人的腰包却越来越瘪,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

  绿色成为南泥湾村民记忆中的乡愁。当过村支书的侯秀珍有自己的不同见解。她说,“耕地多了,山却秃了,一下雨,挡不住的山水冲下来,冲到川道里,田也种不成,人穷得没办法。”

  直到1999年,延安开始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侯秀珍二话没说,扛起镢头上山种树,她要改变南泥湾的山乡面貌,誓把粮田变树林,直至变成森林。从开始一个人栽树,变成全村人齐上手。“虽然公公曾经开垦的粮田没有了,但山青了、水清了,农民不再广种薄收,劳力也腾出来了,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说起这些变化,侯秀珍笑得很开心。

  她说,这几年,依靠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村里的孩子们上学了,不仅出了大学生,还出了研究生、博士生。乡亲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过去舍不得放弃山上的耕地,到现在哪里需要种树就去哪里栽。

  南泥湾变美了。南泥湾林场场长温润泉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精心打造“生态经济”,让春花、秋叶、稻田、鱼塘形成四季不断的美丽风景,“绿色”与“红色”旅游相映生辉,来南泥湾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目前南泥湾人均新增收入中的10%至15%来自于生态产业。

  从父辈开荒到后辈种树,南泥湾的每一把老镢头,都有讲不完的奋斗故事。在党中央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延安人民用一把把老镢头,硬是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一位老林业人欣然写下:荒山秃岭都不见,疑是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

  延安的绿色崛起。 制作:徐红

  绿色打底景中游 从封山禁牧到听得见鸟鸣

  让土地不再荒凉,生活不再贫苦,成为一代代延安人民的渴望与求索。

  时代荏苒,换了人间。1999年退耕还林启动至今20年来,在这一“退”一“还”间,延安大地由黄到绿的改变悄然发生了。

  退耕还林其实很好理解,退耕,就是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还林,就是在这些腾退的地方种上树和草,进而从源头防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固碳增汇,应对气候的变化。

  在延安,退耕还林是没有退路的,被称为这是一场矢志不渝的人民战争,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199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来延安“打气助力”。他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16字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造林”,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

  随后,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高潮率先让整个延安都行动起来。延安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气魄和胆识,贯彻落实16字方针,甚至要签订“军令状”来疏解任务。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再造延安秀美山川。

  20年后的今天,站在宝塔山上看延安,站在吴起胜利山上看林海,山川变了,美到让你恍如置身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仙境;河水变了,“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农民变了,吃“生态粮”让他们“腰杆硬了”,可谓袋中有钱心中不慌。整个延安生态都变了,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

  记者在延安采访的几天里,感受和看到了在绿色衬托下,匆匆而过的一张张笑脸,他们带着甘泉,带着甜美,更带着一份自信。

  如今的延安,森林植被茂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红摄

  9月5日在延安召开的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会议上宣布了20年来中国退耕还林成果:20年来,中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08亿亩,累计投入5112亿元,相当于三峡工程动态总投资的两倍多。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政策性最强、民众参与程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延安也当仁不让,成为退耕还林第一市,率先打响“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延安吴起县,成为退耕还林第一县。延续千年的传统耕作、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也让延安人民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福祉,让人人都可以听到鸟鸣。

  退耕还林资料馆一角。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红摄

  延安市退耕办总工程师白应飞给记者讲了一件有趣的现象: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安塞腰鼓,表演者要在裸露的黄土地上冲闯腾越,尘土飞扬,气势如虹。但随着大面积退耕还林的实施,延安的植被覆盖度达到81.3%,在当地很难找到展示原始安塞腰鼓风貌的场地。于是,特事特办,在延安市安塞区县城附近,专门开辟了一块黄土地作为文化大舞台。

  走对了路子的延安,实现了绿色崛起,而再出发的号角,已在这次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会上吹响,延安的绿色革命仍在路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红)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