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入粤第一仗打出了威风

2019年06月26日 07:30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张建军

    

  “小时候,我们在这里挖到过很多子弹壳。”广东南雄市乌迳镇新田村村民李云龙说。在新田村附近的天昊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脚下满是红色泥土的山地,这是当年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的遗址。

  如今的天昊岭,已被杂草和农作物覆盖。而起伏的地形,让人依稀联想到当年红军经过时的情形。

  1934年10月25日,红军长征部队进入南雄界址。而南雄乌迳至江西信丰县一带,属于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当先头部队抵达乌迳新田时,国民党军1个连正在构筑工事,企图迟滞红军的行动,使其主力跟上截击。

  “红一军团直属侦察连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向军团首长报告。军团首长当即命令:要彻底消灭这股敌人。”南雄市史志办原副主任李君祥说。10月26日拂晓,红军红一军团直属侦察连160多名战士猛冲上去,敌人猝不及防,仓促应战,丢下20多具尸体,沿着一条小山沟逃跑了。

  史料记载,新田之战的次日,红军第一军团直属队、第三军团及中央纵队经乌迳、坪田坳一线出江西大余,第一军团第一、第二师经雄州、乌迳、油山中站、邓坊、梅关等向江西崇义县聂都前进,较为顺利地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

  李君祥说,红军长征部队入粤这第一仗,打击了国民党粤军的威风,粤军再也不敢出来阻击、拦截红军了,使后续部队得以顺利通过南雄。

  91岁的李梅德是村子里见证这场战斗为数不多的老人,身子骨还很硬朗的他,清楚记得当年的情形。“我那时才六七岁,跑出来看,国民党打不赢,就用飞机投炸弹。”李梅德回忆,战斗结束以后,红军部队开到村庄里住宿,召集群众开会,还搞了5箩筐猪肉分给前来开会的村民,感谢村民送饭、送水、抬担架。

  “鱼儿离开水就活不了,红军离开老百姓就打不了胜仗。”采访中,李梅德老人唱起了当年红军离开时,队伍里的指导员教他唱的歌。

  李梅德向记者解释歌词:红军不能离开老百姓,离开老百姓就不能打胜仗;老百姓爱护红军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红军爱护老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爹娘。

  后来,长大后的李梅德也参了军,跟随部队一直到了云南西双版纳。临走时,李梅德老人还站在桥头向我们挥手告别,80多年前,他说他也是这样向长征的红军告别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建军)

(责任编辑:刘江)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 ·突破重围过粤北    2019年06月26日
  • ·铜鼓岭上洒热血 红军碗盛鱼水情    2019年06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