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建装饰“小确幸”志愿者温暖世园会中国馆

2019年06月20日 14:0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19014步、6万名游客……

  这是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刘彤6月9日第一天上岗后的步数,以及当天入园的游客数量。

  晚上回到志愿者宿舍,刘彤选择了一个跟大学同样位置的床铺。“就是想重温下集体生活。”刘彤面露微笑的说。

  跟室友聊完第一天上岗的新鲜事,盯着墙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刘彤睡前发了个朋友圈:“今天有点见‘众生’的感觉,从一两岁到八九十,从婴儿车到轮椅,询问者带着各具特色的口音,或彬彬有礼,或直截了当,不禁感慨,虽然自己是众生中渺小的一员,但仍然具有独特的意义。”

  发完朋友圈,她发现了一个“秘密”——微信“步数排行榜”中的前20名,几乎都是志愿者们,最高的党宇宝走了28000步。

  刘彤和党宇宝,都来自于中建装饰集团“小确幸”义工队。“跟人家大学生志愿者比起来,我们都是老哥哥、老姐姐了。”虽然年龄不占优势,但当得知有机会参与世园会志愿活动,他们还是第一时间报了名,最终中建装饰集团30名志愿者正式入选世园会志愿者,并成为中国馆的第七批志愿者,也是中国馆的第一批企业志愿者,服务周期6月9日-6月16日。

  给孩子做个榜样

  党宇宝的28000步,第二天就被其他志愿者超越,但41岁的他确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一个。谈起为何报名,回答让人动容:“就给孩子做个榜样,孩子大了,想让他们懂得‘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每晚回到宿舍,党宇宝雷打不动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打电话,分享他当天遇到的趣事,给孩子发世园会、中国馆的美景、美图。

  党宇宝的岗位在中国馆出口,负责游客引导、路线指引、游客人数统计,以及游客意见的登记等。大多数游客从中国馆出来,第一反应都会涌到志愿台:“我现在应该去哪参观啊?国际馆怎么走?附近有没有吃饭的地方……问题千奇百怪,有的游客还问世园会花了多少钱。”党宇宝说笑到。

  中国馆每天客流量4万人,最高记录一天6.8万,党宇宝和自己的搭档崔融轮流上岗。虽说是轮流上岗,但由于客流量太大,两人即使同时上阵,有时四五个游客争相提问,依然有点忙不开。崔融开玩笑说,终于感受到了“被人追捧”的感觉。

  上岗第三天,听说中国馆入口岗比较晒,好几个志愿者都晒伤了,党宇宝主动找到领队,要求轮岗到户外工作,说了一句正能量满满的话:“最辛苦的岗位可以安排给我,我不怕吃苦,这次志愿服务就是来吃苦的。”

  虽然辛苦,但党宇宝坚持下来了,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给孩子做个榜样。”

  以为我们是拍照志愿者 

  24岁的刘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男孩。

  “我家离世园会也就40分钟车程,想着在家门口开世园会,就想亲身参与见证下。” 

  刘骏所在中国馆正门广场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天井,天井下沉直通地下一层,远观犹如一个巨大的地面火山口,近观犹如一个圆形的“镜泊湖瀑布”,水顺着天井边沿流下,呈现雨雾缥缈之感,地面游客、地下一层游客都在此拍照留念,成为了中国馆必“打卡”的网红之地。

  “他们可真耐心,一个接一个。”看见刘骏在烈日下帮助一个又一个游客拍照,旁边的园区工作人员不禁赞叹。

  “好多大叔大妈夫妻两人来,想留个影自己不好拍,就找我们帮忙。其他游客看到了以为我们是拍照志愿者,拍照竟然也开始排队……”刘骏哈哈一笑的说。

  当被问起累不累时,刘骏说:“还好,有些瞬间给人的感觉特别好。比如昨天,我在天井上面看到一个志愿者在下面,就挥了个手,下面的游客以为我跟他们打招呼,然后都向我挥手,又带动了上面的游客挥手,天井上下的游客和志愿者隔着一层水帘,相互挥手、打招呼,那个感觉特别好。”

  6月12日下起了大暴雨,按照园区规定,此时可以回馆内休息。但刘骏和搭档披上雨衣,依然在雨中坚守。搭档胡权远远看见一家人推着婴儿车,拿起一把伞,跑向雨中,把他们送到不淋雨的无障碍通道。不远处的付振轩赶紧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中,孩子的妈妈比了个心,孩子的爷爷竖起了大拇指。

  你们怎么这么好心呢?

  付振轩的岗位在无障碍通道,老人、残疾人、孕妇、推着婴儿车等特殊群体游客,不方便乘坐扶梯,都需要引导至无障碍通道。

  说起志愿者具备的精神,付振轩的回答很简单:“爱心啊,你当志愿者肯定要有爱心。”不管游客是否主动寻求帮助,不管他是在服务岗位上,还是在回驻地的路上,只要看到一脸疑惑或身体不舒服的游客,付振轩都会走上前去帮忙。

  但有时付出与收获并一定成正比。与付振轩同一岗位的东北女孩孙径舟对此深有体会:“有时引导游客不要站无障碍通道上,一些游客就特别不乐意,觉得影响他参观。有次一个游客不但不理解,还冲我大喊大叫……当时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停了一下,她继续说:“穿着这身衣服,要自我约束,所以还是要微笑面对。这要在大街上,我绝对跟他理论。”孙径舟一手抓着自己志愿者服装,一边有点小气愤的说。

  “我妈常说我是白领思维,不懂中国七八亿老百姓想什么。现在每天看着几万名形形色色的游客,也有些理解。比如年轻人大多会看指示牌和地图,一些年纪大的错过了某个参观区域,就觉得志愿者没引导好。”孙径舟叹了一声气:“确实没想到当志愿者这么累。就像70集的电视剧,你只客串了1集,就只看到了别的演员1集的辛苦。现在游客只看到了志愿者的一个片段,没看到我们早上五六点起床一直服务到晚上。”

  一次,一位大叔身体有点不舒服,付振轩、孙径舟让他在自己的岗位旁休息,看着志愿者又是推轮椅、引导游客,又是答疑解惑,有时候反而不被理解,大叔突然来了一句:“我就想不通,你们怎么这么好心呢?”

  “因为我们是志愿者啊!”付振轩爽快答道,孙径舟应和着:“对啊!我们是志愿者。”大叔哈哈一笑:“好!志愿者!”

  小伙子,我会一辈子记得你

  刘伟的志愿目的很单纯——减肥。虽然别人不觉得他胖,但他跟家人的目标一致,想通过志愿者的高强度工作,在服务游客的同时,也让肚子瘦下来。

  问起志愿感受,刘伟的回答很直率:“腿疼。以前坐办公室,现在天天站那里,尤其是到第三天的时候,腿超级酸疼。加上我当时正好犯了肠胃炎,想拉肚子又没到换岗时间,真的是上下煎熬啊。”

  “想拉肚子,也不轮岗,非要坚持到点才下岗,这不是典型的活人拿尿憋死吗?”谈起刘伟坚守岗位,领队在当天的总结会上调侃到。

  每天刘伟都会发点自己的照片给老婆,让看看自己的变化,前几天老婆都说没变化,后来有一天,刘伟老婆说:“呀,发现你真瘦了啊。”

  问起觉得辛不辛苦,刘伟说:“辛苦是辛苦。不过有一次一个大妈拍照,拍出来的照片怎么都是暗暗的,大妈问我,我说拍照的时候点击一下屏幕黑的地方,屏幕就亮了。大妈试了一下,果然不暗了,超级高兴,说了一句让我超感动的话:‘小伙子,我会一辈子记得你,你可帮我学了一个技能呦’。”

  “一想起这个爽朗大妈简单的幸福,我就觉得不辛苦。”刘伟憨憨一笑。“我们叫‘小确幸’义工队,大妈的快乐就是我们带给她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小确幸”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幸福,也让中国馆感受到了中建装饰集团志愿者的专业和真诚。服务到第五天,中国馆执行馆长杨宝利主动找到志愿者领队,要跟志愿者合影留念。合影时,杨宝利说:“这是我遇到的最棒的一批志愿者,我请求你们再为中国馆志愿服务一星期。”

  你得付出,不能总是索取

  除了像刘伟这种坐办公室的,也有贺海瑶这种做项目施工的。

  25岁的贺海瑶,性格大大咧咧,是延庆新华家园老年服务用房项目的商务员。项目离世园会也就10分钟车程,但由于工作太忙,之前竟然一次都没来过。

  忙,是贺海瑶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服务到第四天,问起做项目和志愿者哪个累一些,贺海瑶说:“还是志愿者累一些。”在人们印象中,项目上的工作应该很辛苦。贺海瑶解释到:“项目确实很忙,但项目上自由度比较高,这边生活就特别有规律。早上5:30起床,起晚了早饭都没时间吃。”

  中国馆是整个世园会开馆最早的展馆,每天早上8:00即迎来第一批游客。志愿者需要每天5:30起床,6:20从驻地坐车出发,6:40到达世园会安检入园,6:50吃早餐,7:30到岗准备,8:00迎来第一批游客,然后服务到晚上6:00,吃完晚餐回到宿舍差不多8:00,每天在园区至少12小时。

  “我觉得跟当兵一样。我现在每天不仅体力上折磨,脑力上还有压力。”贺海瑶打趣到。在室友眼里,贺海瑶的忙除了志愿者,还有本职工作。由于项目上就一个商务员,每晚回到宿舍,他还要打开电脑,忙碌白天落下的手头工作。

  “这么忙那你为啥还来做志愿者?”思考了一下,贺海瑶笑着答道:“人的一生总是要做点贡献嘛,这就跟献血一样,你得付出,不能总是索取。”

  看见更宽广的世界

  在30人中,乔圣茹算是“国际志愿者”。2016年她曾作为四名中国志愿者代表,与马来西亚、埃及等其他国家的20多名国际志愿者一起,前往韩国首尔,参加了AIESEC为当地儿童开展的校舍帮扶项目。

  乔圣茹和搭档王润在中国馆序厅服务,相当于第一个参观点,所有参观中国馆的游客都会经过这里。由于两人颜值高,又爱笑,许多游客都要求跟他们合影,俨然中国馆里的“吉祥物”。

  “嗨,还记得我吗?”一天,科特迪瓦人柯南在人群里发现了乔圣茹,拍着她的肩膀高兴的问到。柯南曾经在中央财经大学留学,两人是同班同学。在世园会偶遇,一个是志愿者身份,一个外国展馆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个年轻人因为世园会,又有了另一重交集。

  谈起世园会的感受,乔圣茹说:“世园会很国际化,不管是专业的人士来看展览,还是我遇到自己的外国同学,或者外国游客找我咨询问题,在这里,你都可以看见更宽广的世界。”

  志愿和唱歌一样

  付裕,26岁,是北京最高楼——中国尊项目的一名施工员。

  “唱歌好听”是所有人对他的印象标签。谈起曾经的音乐梦想,他有点小遗憾:”2013年参加中国好声音武汉赛区,差一名就进入决赛。”付裕微笑的耸耸肩:“所以这次志愿服务,我就来了,除了音乐,不想再留其他遗憾。”

  一天,付裕在中国馆入口看到一个残疾人旅行团。“8个老人,自己坐着轮椅自己用手推,就一个导游带队,也没其他人帮忙。中国馆上下三层,他们自己手推的话肯定上不去。”付裕和搭档看到后,主动找到导游,一人推着一位老人,用50分钟带他们整体游览了一遍中国馆。

  临走的时候,老人说:“我们是从唐山专门来看世园会的,如果没有你们,中国馆肯定看不了了,太感谢你们了!”

  谈起这次经历,付裕说到:“自我满足感特别强,跟唱歌的感觉很相似。”

  离服务期满还剩三天,驻地开始为第七批志愿者准备汇报演出:“我们出个啥节目呢?”付裕想了想:“我觉得可以合唱王力宏的《爱因为在心中》。”“怎么唱的?”有人问到。“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他不禁哼唱起来。

  “前面再加上我们30人的志愿服务视频和照片。”有人提议到。“不错,那咱们节目名字叫啥?”

  孙径舟扭扭头,想了想,突然好似恍然大悟:“我们是一道光,温暖最需要的地方!”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