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媒体人畅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媒体机遇”:讲好湾区故事 推动民心相通

2019年05月20日 07:31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庞彩霞 郑杨 喻剑

  把握机遇提升“媒体所能”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刘红兵表示,首届大湾区媒体峰会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三地媒体交流合作,紧紧把握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媒体机遇”,不断提升“媒体所能”,充分展现“媒体担当”。

  刘红兵认为,建设大湾区使三地媒体有机会共同打造沟通互鉴、加快自身融合转型的大舞台。传播载体与传播渠道的建设、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的创新,使三地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聚焦大湾区,更加全面、深入地服务大湾区,携手港澳同行,为建设一流湾区贡献更多的媒体智慧与媒体力量。

  深挖典型讲好湾区故事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姜在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便利了区内媒体沟通交流,还密切了同业之间的联系,使得香港媒体有更多机会与区内同业交流互鉴。同时,大湾区内有腾讯、华为等世界级科技巨头,将为香港媒体探索新媒体、融媒体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大湾区内的强大资源和庞大需求,也为香港媒体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姜在忠表示,将责无旁贷地承担媒体责任,做政策与民众之间的“连心桥”,吃透政策精神,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及时的、全面的、多种形式的报道,推动港人积极参与到大湾区建设中。不惜笔墨、篇幅,积极挖掘港澳同胞在湾区建设中的新典型、新经验、新做法,报道好港澳同胞参与湾区建设的奋斗故事。

  多措并举支持湾区建设

   

  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王珺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大湾区建设发展、助力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支撑不可缺少。一是加快构建国际科创中心。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向高端发展;二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大企业主导和产业链的深化分工,能够有效提高产业配套的能力,打造“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支撑力;三是优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和营商环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湾区内资质互认、标准统一、规则对接。

  “湾区家园”共创美好前景

   

  腾讯网总编辑李方认为,腾讯超过四分之三的员工都在大湾区内,大湾区是腾讯走出去的窗口。未来,腾讯希望通过打造一个汇聚粤港澳三地社会各界智慧的平台,共创“湾区家园”的美好前景。

  腾讯公司将从科技创新、生活服务、人才及创业扶持三个方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成立AI实验室,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建设;二是在生活服务方面,以微信支付为桥梁,建设湾区“智慧生活圈”。深度参与“数字广东”建设,力促广东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再上台阶;三是在人才及创业扶持方面。打造“腾讯粤港澳青年营”,通过腾讯强大的资源、网络和生态系统助力湾区创业者。

  媒体融合同塑“人文湾区” 

   

  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表示,媒体不仅要做好新技术的运用和实践,更应在技术的基础上做好价值和文化的引领。在内容生产上,应当进一步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传播平台为枢纽,重构新闻生产流程、重整组织内外资源、重塑新闻内容形态、重新占领网络平台。在话语创新上,针对内地和港澳青年群体,主流媒体要从青年群体以“自我发展”为诉求、以“活在当下”为理念的特点出发,以发展民生、政策惠民为议程设置方向。抓住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尊重彼此文化差异、强化文化理解和交融的基础上,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湾区影视助力人文培养

   

  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尹鸿表示,近代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影视文化为中国影视文化提供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作品。在新时代,如何借助中国文化产业、影视产业高速发展的契机,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多元、历史资源丰富、市场化机制完善的地域优势,助力湾区人文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应大力培育体制合理、机制灵活的现代文化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扎深根;其次要通过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创造更为丰富的经济社会效益,使粤港澳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借力;最后,探索产学研相结合、高校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粤港澳地区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智能媒体推动民心相通 

     

  澳门日报社代总编辑崔志涛表示,连月来,澳门社会各界反响热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澳门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个核心城市之一,充分说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澳门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优势和作用。澳门应乘势而上,肩负起时代使命,发挥自身所长,贡献国家所需,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崔志涛认为,湾区媒体的产品应当重视人性化、人文化、民俗化,贴近民生,题材可亲;媒体要善用人工智能、VR、5G+4K等新科技,着力打造智慧媒体,精准分送,资讯可视。总之,要以更大的共鸣度和感染力,推动人文交流,达至民心相通,促成“人文湾区”建设,以文化融通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

  普惠逻辑助力文化交往

   

  快手科技副总裁余敬中认为,短视频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老百姓民心相通、文化交往的新兴方式。

  粤港澳地区的实践表明,借助短视频平台,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生产和传播者。快手是一个庞大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大量网友的UGC短视频上传,形成了一个体量巨大的短视频选题库和素材库。此外,快手的产品算法是普惠逻辑,注重赋能普通网友。在快手平台上以大湾区相关的关键词检索,所推荐和曝光的视频绝大多数都来自普通用户,是普通人工作和生活的记录与反映。因此,快手能够联合三地媒体设计、策划精彩选题,通过线上线下活动联动的形式,帮助普通人解决社会难题、助力脱贫攻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庞彩霞 郑杨 喻剑)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