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央行回应货币政策走向:“一会松一会紧谁都受不了”

2019年04月26日 16:3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6日讯 4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介绍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如何评价一季度货币信贷的情况,以及一季度的稳健货币政策起到了什么效果?下一步货币政策有什么样的走向?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2019年3月末M2的增速是8.6%,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7%,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应当说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5.81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多增部分主要是投向了民营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总的来看,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有力措施,有效应对了社会信用收缩压力,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避免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竞相收缩,有效改善了市场预期,促进了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孙国峰说,这些效果的取得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强化预期引导,提振了各方面信心,扭转了银行、市场和企业风险偏好下降的局面。二是抓准关键环节,针对社会信用收缩的主要矛盾,发挥银行作为货币创造中枢的作用,缓解流动性、资本和利率三大约束,采用市场化的手段鼓励银行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政策协调,发挥好货币、财政、监管、产业政策的合力。

  孙国峰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还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满足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需要。应当看到,稳健货币政策总体上力度得当、松紧适度,原来并没有放松,现在也谈不上收紧,始终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有利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细化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好调控的度,注意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继续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关于货币政策的取向,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补充,现阶段我们的货币政策取向是稳健,我们的操作方法是相机抉择、预调微调,我们的操作目标是松紧适度。所以央行没有收紧货币政策的意图,也没有放松货币政策的意图。我们既不希望看到市场流动性短缺,也不希望看到市场流动性泛滥。

  中央政治局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的时候,要求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没有提出改变货币政策取向。所以,如果某一天央行开展“逆回购”或者“麻辣粉”中期借贷便利操作,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大的方向转了,要转向宽松了,而仅仅是对短期流动性进行调节,因为短期流动性受各种因素影响每天都会有波动,所以短期内需要调节,但这不是一个大方向的改变。反过来,如果央行好几天不做“逆回购”操作,也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要收紧了,因为不做意味着已经合理充裕,就没有必要操作,不意味着就转向收紧。如果说政策一年变来变去好几次,一会儿紧,一会儿松,谁也受不了。

  刘国强建议,大家判断货币政策要记住四个字“松紧适度”。怎么判断“松紧适度”?现在有的人是从流动性发挥作用的效果看流动性是松了还是紧的,比如说看某种价格是涨了还是跌了,来判断流动性是变松了或者是变紧了。还有的是从货币政策的操作,看看央行有什么动作,有动作就判断是紧了或者是松了。刘国强觉得这些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他建议除这些之外,还可以直接去看流动性。怎么看流动性?指标很多,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信息也比较好获取,就是看银行间的回购利率像DR007等。利率是资金价格,资金价格能够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看这个价格的变动,就可以看到底是松了还是紧了。刘国强表示,我们的政策取向没有变,我们会保持一个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