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尚鸣:精准施策守住就业基本盘

2019年04月11日 10:3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稳就业关键是稳什么样的就业,稳谁的就业。不能笼统的提一个政策或者一个概念。去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调查失业率数据,虽然比城镇登记失业率更加科学,但仍然存在着样本数量过小,数据过于单一,难以反应失业结构特点的局限,给充分掌握真实的失业状况,精准施策带来一定影响。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当前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在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居民对失业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在当前经济增速下行的情况下,稳谁的就业,政策的着力点要聚焦,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形势的监测分析,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政策上进一步细分,举措上进一步细化,精准施策,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

  一、守住就业基本盘,关键靠经济增长

  稳就业的核心是稳投资,有投资就有增长,有增长就有就业,没有增长,从哪就业。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固定资产投资、企业投资、民间投资逐步萎缩。没有投资,没有新的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就业的容纳能力就低。

  投资既创造短期的需求,也创造长期的供给,对短期还是中长期经济增长都有影响。2018 年投资下降速度比想象的快,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只有3.8%。投资增长不足,给就业带来很大影响。所以稳就业的核心是稳增长,稳投资,投资应紧紧围绕增加就业和减少失业进行。政府要将稳就业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鼓励投资,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就稳住了就业的基本盘。要加大对新增就业的能力仍然很强的新兴产业的投资。比如,芯片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和培育的方向,这个方向上集中了很多资本,这个领域的就业量也很大。寒武纪、富士康这样的厂子有几万人的工人,这样就业力比较强的企业,也应该给予扶持。

  当前就业压力增大,成因虽多,但主要是由这几年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加引发的。一是民营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经营难以为继导致的失业;二是近几年推进去产能以及环保加强也导致一些企业关闭,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三是贸易摩擦给相关产业的就业带来不确定性;四是金融强监管叠加全球资产表现低迷冲击金融行业就业,企业招聘需求减弱, 预期招聘数量显著下滑。

  二、守住就业基本盘,要突出重点群体精准施策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下行压力传导到就业领域,不仅有总量上的压力,也有结构上的压力。201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8%—5.1%之间,但 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较上年增加14万,再创历史新高,我国城镇每年新增的需要安置就业人数大约在1500万,如果经济增速下行,将导致新增就业机会减少,会使失业人数增加。可以说,就业总量压力不减,促进就业任务更为繁重。

  从容纳就业人口的市场主体看,80%的就业是中小企业解决的,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的,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民企稳则就业稳。要出实招,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在经济转型期间面临的困难,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降低企业运营压力,让他们能够活下来,为民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真正改善民企预期,进而扩大投资,创造更多就业,稳住这一容纳就业的最大主体。比如: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产业,过去一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一批做服装加工的企业拿不到订单,有的倒闭,有的维持、有的发不出工资。对这些中小企业,政府应该帮助他们,通过补贴、培训,或者是政府的支撑,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

  守住就业基本盘, 要突出重点群体就业。一是要解决受过良好教育人群的就业,保证每年800多万高校毕业生达到充分就业。二是要安置好最近两年从传统重化工业转移出来的这批人,特别是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出的部分劳动力。比如:北京亦庄开发区向新型产业转型。三是城镇困难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这类群体人数多,就业难,尽最大努力促进这些群体实现就业,这类人群的就业解决好了,整个就业工作基本盘就守住了。

  三、守住就业基本盘,要通过深化改革拓宽就业渠道

  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要远远大于一、二产业。目前我国服务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无论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应进一步打破隐性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标准,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发展服务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我国农村就像一个劳动力的“蓄水池”,调节着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使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9亿人,他们中的一部分需要转化为城镇居民。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就业市场的最大国情。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如果模式转换不能与这种状况相容,那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缺乏持续动力。我们要通过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城镇化促进就业的功能水平, 应该说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就业空间。

  这几年,国家在精准扶贫上下了很大的力气,在很偏僻的地方把房子盖好,让他们脱贫。未来资金跟不上,将来也有可能返贫,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推进就业扶贫,推进扶贫劳务协作,为创业兴业开路、为扩大就业助力。

  (作者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博智宏观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尚鸣,本文是其在博智宏观论坛第三十六次月度例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