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马永生:央企有改革的冲动,希望改革步伐更快一些

2019年03月12日 11:1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看待‘国企改革速度好像放慢了’的说法?当前国企改革的难点和“硬骨头”在哪里?中石化作为我国石油行业的巨头央企,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总裁马永生接受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总裁马永生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于鹤章/摄

  马永生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际上国企、央企本身也有改革的冲动,期盼能够扩大范围,希望在混合所有制、合资合作、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步子更快一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目前,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相关的路线图也已经画就。外界还是有些看法,觉得国企改革速度好像放慢了,您如何看待?

  马永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我非常认同。其实,国企改革不光是中央要求的,国企、央企本身也有改革的冲动,我们也希望在体制机制方面能够有所突破。因为现在的国情,像我们公司已经在全球四地上市,既要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保障国家在炼油化工领域基本的需求,同还要满足投资者、资本市场对我们的要求。那么在运行过程当中,我们也感受到体制机制方面需要突破的地方比较多。

  比方说,我在好多场合谈到科技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因为企业的发展除了改革,就是科技驱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除了加大研发的水平,提高研发的质量,实际上也是跟改革分不开的。尽管我们有完整的研发体系,我们也可以看到,央企的研发能力、研发成果都非常突出,但在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活力方面,我们还不如其他经济体比如民营企业甚至一些高校。国企特别是央企的科研人员,由于工资总额还有股权等其他方面的限制,在科研人员创新激励上感觉到捉襟见肘,迫切需要推进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

  尽管国家出台了“1+N”的指导意见,但属于试点阶段,中石化还没有列入试点的范围,所以我们很高兴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我们期盼着能够扩大范围,也希望在包括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合资合作等方面,步子能更快一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目前国企改革的难点和“硬骨头”是什么?

  马永生:这两点确实受到大家关注。这两天我们也在讨论,在改革过程当中,尽管国家有容错、试错这方面的措施,鼓励解放思想,但在具体操作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一些失误、偏差,仍会有很多制约措施,怎么平衡?这就涉及到企业管理者担当的问题和国家政策大环境的问题。随着试点的成功,借鉴其他企业一些改革成功的经验跟做法,我对国企改革成功充满信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中石化在混改方面的进展如何?

  马永生: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说,中石化在央企当中是比较早提出来的。几年前,中国石化党组就率先提出把我们产业链条中最优质的板块——成品油销售拿出来改,后来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认可。到目前为止,这一块应该说做得还是比较平稳的,下一步就是要择机上市。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比方我们梳理了一些有核心技术、有特色产品的板块,包括我们的研发单位,正在探讨跟一些民营企业等进行混合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总裁马永生(左)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右)专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于鹤章/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形势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央企如何在稳增长发挥作用?在稳就业方面有什么实招?

  马永生:这一方面,我们首先按照中央的统筹安排,把党建工作做好,这是国企、央企跟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靠党建,促进改革的深化,促进经营质量的提高,促进研发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在产业结构转型这一块,研判各个领域发展的大势,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带头在稳增长、提质量方面为国家分忧,为社会多做贡献,对股民负责任。

  总的概括就是靠改革,靠创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由于传统能源结构转型问题,我们加大了在绿色低碳方面发展的步伐,在提供传统的油品、天然气能源的同时加大绿色产业的发展,我们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地热等新能源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中石化前些年建成雄县模式,就是在河北省雄县,利用地热资源和地热技术,跟地方政府联手,使雄县这个北方城市,不烧天然气,不烧煤,全部靠清洁的稳定的地热,保证老百姓过冬。按照我们的规划,十三五期间将雄县模式推广到整个京津冀地区,甚至更大的范围,大概要建成20个这样的城市。这对改善这些地区的空气质量,会有比较大的贡献。

  此外,中石化把厨房当中、餐饮企业的一些残余、废油转化成可供于航空用的生物燃料。2011年完成实验阶段的研制工作,生产出了合格的生物航空煤油,2015年实现了国内的商业飞行,2017年实现了跨洋的商业飞行,既解决了餐饮废油等对环境的污染,又将其转化成了新的绿色动能。

  从炼油化工这个角度,这些年随着炼油产能的释放,炼油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国家能统筹规划,遏制这种不合理的增长。前两年,已经出现了好多炼油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的情况,甚至一些企业经营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石化作为央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从炼油往化工方面走,特别是往高端化工转移产能,炼化一体化,在全国布局了五大炼化基地。这样一方面能满足国家对化工特别是高端化工的需求,另外也能消解一部分过剩的产能,这就是我想说的内涵式发展。

  目前,中石化用工总量68.5万人,消纳了大量的不同层面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等,每年还有接收四千名左右应届毕业生,在稳就业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同时,中石化利用自身的力量,为国家的相关企业,包括一些贫困地区,培养有用的人才。在宁夏扶贫过程当中,中石化利用我们的扶贫基金支持当地的老百姓,将当地的一些特色产业,比如枸杞,形成规模化的产能,同时利用我们加油站便利店的销售网络将这些产品卖出去,这样对老百姓的就业、收入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中石化在甘肃东乡,利用我们的扶贫基金,在当地引进技术,引进种子,把藜麦这种高端的保健食品产业化,给当地的就业、扶贫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局面。总结来说,中石化在稳增长、稳就业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了减税降费“大礼包”,很多人都关心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影响,请问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中石化这样的央企有什么切实利好?

  马永生:那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们带头鼓掌,有些减税降费是普惠性的,不光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对国有企业在好多方面也都有体现,我们很高兴。在减税降费的同时,也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在利润方面有更高的期待。我们作为央企,有责任也有义务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安排,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去年1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是因为民营企业确实在发展过程当中碰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我们注意到,总书记讲话以后,总理也在好多场合提到,金融机构还是非常积极的,一些地方政府也在逐步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我们很高兴,很乐见民营企业得到更好更健康地发展,跟国有企业一起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更多领域允许外资独资,这种形势对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企业有何影响?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马永生:我觉得这是两方面,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可能会形成一些冲击,或者是一些互补,我相信这些外资特别是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外资企业对市场的选择。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他们有他们的优势,他们进来以后,我们有很多共同合作的机会。实际上,中石化这些年发展下来,在中国跟众多的国际同行都有很好的合作,比方说在天津的中沙项目,合作非常成功,外方很满意,我们也很满意。在河北、福建、上海等地都有大量的合作项目,运行也都非常好。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众多的外资企业进来,特别是一些高水平的外资企业进来,对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各方面水平的提高,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我是非常乐见大家共同发展,双赢或者多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一带一路”的,我们知道大型央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石化在这方面有哪些布局?

  马永生:“一带一路”跟我们的产业是高度契合的。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中石化有大量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在这些国家提供服务。我们也有一些很好的项目,跟相关的资源所在国,包括一些境外的公司,合作开采开发利用油气资源。近些年,“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也急于把当地的石油、天然气发展向炼油化工方面转型,中石化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利用我们的技术和施工建设队伍,在这些国家有布局,也有很多很好的示范。比如前些年中石化帮助沙特建了延布炼厂,炼油能力是两千多万吨/年。按照中石化的整体布局,“一带一路”是下一步产业海外布局的重点,在俄罗斯以及北美、南美、非洲的一些国家,根据自己的产业特点、产业优势,以多种方式进行合作。

  今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作为央企,我们希望能够在“一带一路”这个大的构想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更多报道请见2019全国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