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教育均衡化:对“大班额”说再见

2019年03月11日 09:17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刘 瑾 黄 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在代表委员中引起热烈反响,其中解决“大班额”问题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成因:

  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大班额”是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学校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班级人数剧增,超出额定人数的现象。

  “大班额”分为两类,其中66人以上的为“超大班额”,56人以上、66人以下的为“大班额”。按照计划,我国2018年要基本消除“超大班额”,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

  造成“大班额”最重要的原因是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表示,“大班额”现象在大城市比较普遍,因为大城市人口集聚能力强,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只能依赖城区学校。相对来说,农村学校“大班额”现象比较少。

  “农村贫困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太匮乏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如今农村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了。很多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家长都选择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导致城区优质学校“大班额”问题愈发突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进一步表示,除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孩子,还有很多城乡接合部的孩子也在城区学校接受教育,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大班额”现象。

  现状:

  “大班额”比例持续下降

  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保持高位,“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继续下降,如期实现了“2018年底基本消除‘超大班额’”的工作目标。

  “四川省2018年目标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2019年以及未来仍将继续努力。”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表示,这几年四川省下大力气解决“大班额”问题,每年“大班额”比例降幅都非常大。但仅就目前情况看,由于“大班额”现象存在已久,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加上城镇化发展导致人口快速向城市集中,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还需要一定时间。

  据庹庆明代表介绍,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不断增加优质学校,并通过集团化教学方式,也就是“名校+薄弱学校”“城里+农村学校”的办法提升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从而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解决教育均衡问题,实现有质量的教育、优质的教育是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力点。”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表示,解决“大班额”问题任重道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晔表示,特殊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班级额定人数为12人,实际上有二十几个残疾儿童挤在1个班里,很容易出问题。”周晔委员说,这些孩子更需要社会的关心爱护,希望能尽快解决他们的困难。

  措施:

  改善基础、扩大供给、均衡配置

  朱世宏代表认为,解决“大班额”问题需要改善基础条件、扩大供给、均衡配置。据他介绍,四川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希望通过提高本地教育水平缓解“大班额”难题。具体来说,要通过政策保障让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实现“4个有”,即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职业上有使命感;再办好“4件事”,即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民族地区教师招聘制度,大力培育本土教师,提高经费保障,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庹庆明代表建议,解决教育均衡问题,一要增加教师间的交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二是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从资金方面对薄弱学校进行扶持。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梅国平建议,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不要一味攀比是否上了名校,而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的兴趣与潜能上,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目标,培养孩子的进取心、自信心。同时,社会也要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成才途径和教育模式。

  韩平委员建议,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城市要根据人口变化情况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另一方面,要提升农村教育水平,让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瑾 黄 鑫)

 

2019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