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看宁夏泾源:脱贫摘帽的“王牌”打法

2019年01月06日 09: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隆冬时节,六盘脚下泾河冰凌闪烁。2018年年底前让全县7842个建档立卡户摘帽脱贫。为了践行这一庄严承诺,宁夏泾源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如何让养牛这一“王牌”产业不失“霸主”地位?如何让苗木“拳头”产业续做“当家小生”?如何让老弱病残赤贫户在家门口得到救助?“政府引导下在致富新年产业新品种、新工艺上持续发力,金融、保险效力不断释放,扶贫车间目标锁定劳动密集型……”泾源县县长马威虎建议记者多到村镇走一走,看一看。

  养牛 从“王牌”到“霸主”

  “说宁夏养牛,真正‘王牌’的地方是我们泾源县,泾源养牛最大规模的地方就是我们泾河源镇”,泾河源镇党委书记杨志开门见山地说:泾源民间养牛历史悠久,几十年来不断改良品种,其它县(区)养的秦川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等品种都是从我们这里批发出去的,2014年3月在全区范围内率先从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牛,前几天去县里开会得知目前泾源安格斯牛存栏量占宁夏总量的80%。

  尽管杨书记介绍全镇20个村村村养牛,家家上规模,记者还是急切地想要眼见为实。随意走进一个村,随意走进一家门,村民一开口记者就听傻了眼:“我家养31头牛,16头是安格斯,15头是西门塔尔,去年出栏22头牛,抛去13万成本,存收入9万多”,龙潭村村民冶双龙美滋滋地说。院子里的两栋新房是养牛赚钱盖的吗?贷多少款?“是的。尽管我家养牛才有4个年头,但是赶上近几年政策好,发展很快,前年我家贷款30多万,去年不仅全部还了贷,还盖了两栋新房”,41岁的冶双龙越说越兴奋。

  “除了政策好,要想让养牛产业发展快,我们还有特殊‘秘诀’。”村主任冶义哈一句话把记者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冶主任接着说:像冶双龙这样的建档立卡户全村共105户,按照自治区“见犊补母”政策,别的地方补500元,泾源补1500元,新引进安格斯每头补3000元,除此之外每年补饲料1500元。

  知道吗?我们这里农家养1头牛能赚七八千,别处才赚4000左右! 差别怎么会这么大?秘诀是什么?“这个一句两句说不清!”冶义哈拔高声音:除了补贴力度大,泾源养牛的饲养工艺与别的县区不一样。由于全县养牛规模大,泾源与天山牧业集团签订协议,从饲养工艺、技术、服务和销售都是一条龙的战略协议。首先是饲料不一样。我们养牛不用青贮饲料和添加剂,用干麦草、玉米芯、苜蓿,尤其是安格斯牛销售价格高于市场基础价格的37%等等。

  “正是由于咬住养牛‘霸主’地位不放松,截至去年底全镇1437个建档拉卡户人均收入达到9400元,全部脱贫”,镇委书记杨志说。

  苗木产业 续做“当家小生”

  山上草木清,山下牛羊肥。与其说泾源养牛有名,离不开这里苗木产业这个“当家小生”。

  “这是云杉,那是樟松,再往前看,那边的油松……”走进六盘山镇和尚铺村,村支书王西林手指远方:泾源人养牛养了几十年,种苗木也是种了几十年,近几年政策好,才都上了规模。有所不同的是,养牛能脱贫,种苗木不仅富了农家,还改变了环境,绿了六盘山。王西林告诉记者:全镇村村发展苗木产业,村民家家种植苗木。和尚铺村有4500亩耕地,2280亩种植苗木。原来种小麦、马铃薯吃不饱肚子,如今种苗木,多者种30多亩,少者也种七八亩,一般户户均收入近十万,建档立卡户户均收入也达到五六万。

  王西林接着介绍说:这一切政策好当然是前提。一个是补贴力度大,第一年栽苗开始,一般户每亩补贴300元,建档立卡户补贴500元;另一个是金融扶持面儿大,85%以上建档拉卡户得到贴息贷款5至10万;最关键的是合作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不仅技术入村入户,云杉、花灌木、樟子松订单都是卖到内蒙、甘肃、陕西和北京。

  见记者还是不依不饶地问个不停,县委副书记林栋用两组数字描述泾源苗木产业富农家、绿六盘的这一“当家小生”效力: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900元,2016年7000元左右,去年底达到8954元;全县种植苗木1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5%,全县年均降雨量从五年前的640毫米上升到960毫米。

  扶贫车间 锁定“劳动密集型”

  “过去冬天都闲着那,现在忙得不行……”在兴盛乡上黄村的草绳加工扶贫车间,几个妇女争相向记者介绍情况,36岁的建档立卡户刘爱兰抢了个先:“这不,早上把家里的牛喂好了,五六分钟来到这里扎草绳,没想到一天真的能挣七八十元,上月每天竟拿到100元呢!”

  几个记者很快把一个高个大眼的帅哥团团围住。小伙子叫于勿利,既是这个草绳扶贫车间的主任,又是这个项目的投资人。“我原来是做苗木销售的,每年从甘肃买草绳就得花十多万。后来一想,稻草资源我们这里同样丰富,远近县区都发展苗木产业,草绳加工生意潜力巨大。因此去年投资十多万,建起来这个扶贫车间。”于主任接着说:“当然还是政府的扶贫政策好,每天扎一小捆,农户挣7元,政府补贴3元;每天扎8捆,就可挣到100元。村民们积极性高涨,从河南买来每台800元的扎草机都不够用了,下个月又进来100台”。生意怎么样?“果然红火呀!”于勿利大着嗓门儿:“小捆卖20元,大捆卖100元,一次要货三五十捆的不卖,走单都是几百捆的大合同,一年下来产值60万元,纯利润15万元”。

  “搞扶贫车间不是新鲜事儿,但是我们这里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上黄村支书苏灵方有板有眼地说。全村170户,建档立卡户34户147人,且多半是老弱病群体。草绳加工,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不大,建档立卡的劳弱病群体都能干。离家几分钟,每天挣100元,对这个群众而言简直就是天方 夜谭。果然车间一建起来,村里贫困群众奔走相告,30人、50人地成群结队都来了,一般农户提出也要加入进来,即把草绳机搬到家里……

  兴盛乡党委书记糟海学的语气坚定:“草绳加工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好项目,投资小,扶贫见效快。如今上黄村的草绳不仅卖到彭阳、隆德等周边县区,还卖到了甘肃、内蒙等地。镇里其它几个村要建这样的扶贫车间,它既能使几百户建档立卡户脱贫摘帽,还可以”让已上千小康户‘富上加富’!”

  养牛,种植苗木,扎草绳。走进泾源解读其扶贫摘帽的故事,看起来平常普通的产业,在这里却将增收解困的效力发挥到极致。一句话,正是因为泾源干部群众的想法不同,干法不同,办法不同,因此这里困难群众脱贫的速度不同、程度不同、结果不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许凌 拓兆兵 中国县域经济报 记者:吴舒睿)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