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气候变暖,寒潮反而变多了吗?

2019年01月02日 14:4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日讯(记者郭静原)新年伊始气温回升,不少小伙伴才刚刚从刺骨的寒冷里缓过神来。入冬以来,仅2018年12月中央气象台就两次发布寒潮预警,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温显著,南方多地大雪纷飞,气温频刷入冬新低,甚至突破历史极值……因此有人质疑,不是全球变暖了吗,怎么还这么多寒潮?是寒潮变多了吗?

  如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2017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值还要偏高0.46℃,高出工业化前水平约1.1℃,成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报称2018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将创下有记录以来第四高位,公报还称有记录以来20个最热年份都出现在过去22年,其中最近4年占据了排行榜前4位。

  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正研级高工王遵娅告诉记者,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在近几十年也表现出明显的增暖趋势,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1901年至2017年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21℃,且监测表明近20年是20世纪以来最暖的时期。中国各区域的年平均气温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北方增暖幅度大于南方,冬季增暖幅度大于其他季节。

  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那么寒潮也最常出现在冬季吗?依据中国气象局《冷空气过程监测业务规定》(试行),对历史上强冷空气和寒潮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强冷空气过程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发生最为频繁,平均每年发生4.2次,其次为秋季;而寒潮过程则出现在秋季(9月至11月)的频率最高,年均发生1.87次,冬季次之,其中11月出现寒潮频率最高,平均每年出现0.9次。

  加之气候变暖背景下,寒潮是变多还是变少了?据1961年至2015年中国年区域性寒潮及强冷空气过程频次变化统计,年寒潮过程频次呈明显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4次/10年。同时,年强冷空气频次也呈微弱减少趋势。王遵娅说,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气候变暖的影响。

  明明数据都显示寒潮减少了,可为何冬天还是那么冷?近年来全球也频发多个极端冷事件案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就与频繁而强烈的冷空气活动有关;2009年初,低温、暴风雪席卷北美和欧洲大部,多地出现严寒天气;2012年1月,欧洲多国出现严寒暴雪,仅波兰就冻死30余人;2015年11月21日至27日,中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河北保定、山东济南等113站的最低气温跌破1961年以来11月最低气温记录等……

  这些极端冷事件的发生似乎跟寒潮变少引起些许冲突。对此,王遵娅解释称,寒潮的减少并不表示它就不发生了,只要寒潮到来,就会带来剧烈降温,并伴随出现低温、大风、雨雪等天气,严重时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和损害。

  值得关注的是,寒潮强度和频次的变化会受到全球气候背景,以及不同时空尺度环流和外强迫因子的影响。有专家认为,全球变暖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增暖不均匀,北极地区的增暖幅度较中纬度和低纬地区都要大,这使得低纬和高纬之间的温度梯度变小,并进一步使得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环流经向度增大,从而让冷空气更容易向中纬度区域爆发。

  也有学者表示,全球变暖使得北极海冰加速融化,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这样,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南下进发,导致气温骤降。

  遇有持续低温冷冻天气时,大家对于全球变暖的质疑总是此起彼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全球变暖是一种平均趋势,如果仅从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看,今后全球变暖的速度将会加剧是可能的,但还存在不确定因素,除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努力状况外,尚难确定海洋等产生的升温或降温作用到底有多大,即自然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减弱或抵消人类活动因素。

  其实,全球变暖与寒潮频次和强度变化的关系很复杂。目前科学界已经认识到对未来20至30年这种相对短尺度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性,但要明确回答全球气候近期变化的详细和可信的演变轨迹,仍需在数年之后。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