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这里,浓浓的乡愁……

2018年12月30日 16:36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走在浙江浦江建光村,郑向群想起了这首诗。作为农业农村部环保所专家,郑向群去过全国各地许多农村,他由衷地说,浙江的乡村确实建得好,真正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浦江建光村。郑向群摄。

  浦江建光村。郑向群摄。

  小巷弯弯,清水潺潺;端着碗聊天的大姐阿婆,满巷欢跑的孩童,从容信步的大黄狗;戏台水井祠堂,庙会上表情夸张的锣鼓手。是的,在浙江乡村,许多人找到了记忆,看到了曾经熟悉的场景,感受到了熟悉的味道。这里,古村落、老建筑修旧如旧,因地设计、借势造景,与居住浑然一体;这里,没有破坏,没有大拆大建,只有融合,只有美化提升;这里,既保住了青山绿水、实现了业兴民富,又留住了各自原本的乡村风貌、独特的人文记忆。

  乡愁是乡土人文记忆的情感表达,寄托在乡村的民风习俗、饮食制作、建筑院落、山水草木之间。留住乡愁是保住乡村独特气质的生命线,是建设美丽乡村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桐庐环溪村。许红洲摄。

  桐庐环溪村。陈蓉蓉摄。

  留住乡愁,不是说要让乡村保留原来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反,让“村里人”过上“城里人”一样的舒适日子,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脏乱差,不是农村的“标配”;只有青山绿水,没有生活富裕,也不是新农村。从改善居住环境入手,让乡村美丽宜居,进而根本转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乡村振兴题中之义。

  在黄岩沙滩村,废弃的“空心村”在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团队的规划下重焕生机。没有改变房屋的外墙面貌和周边空间格局,但内部水电、采光、通风等全部改善。这样,有着原有风貌的“老屋”成为现代舒适的“新居”。

  黄岩沙滩村。许红洲摄。

  黄岩沙滩村,猪槽变身花栏。刘慧摄。

  黄岩乌岩头村,老屋样子老,心年轻,“呆吧”发呆静心好地方。许红洲摄。

  黄岩乌岩头村,老屋样子老,心年轻,“呆吧”发呆静心好地方。许红洲摄。

  留住乡愁,更不能因循守旧、排斥新事物新思想。相反,那承载着乡愁的一事一物,需要与时代合拍的新的呈现、表达和传播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吉鲁家村的火车工坊,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游客、手作爱好者。他们来到这个怀旧复古的绿皮火车里,体验木工、布艺、轻手工制作,享受乡村慢生活。火车工坊的创始人郭曦晟,放弃杭州工作返乡创业,尝试打造了这种把祖辈相传的木雕艺术与游客体验融合的休闲旅游模式。作为平面设计师,他自己也设计制作了很多既漂亮又实用的木作产品。比如从儿时生活体验出发、重新设计改进的老式切年糕机,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在网上,他的名为“精一木作”的淘宝店,已小有名气。郭曦晟说,他更乐意作为一个分享者,借助火车工坊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来发现乡村创业更多的可能性,探索创作适应时代的乡村文创产品。

  鲁家村火车工坊创始人郭曦晟。

  海盐百合美农场二代经营者陆林婷。李剑平摄。

  同样,90后姑娘陆林婷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家乡海盐青莲寺村,帮助拆掉猪舍刚刚办起生态农场的父亲做经营。利用秸秆回收契机,她冒出的办个草编活动比赛的创意,一下带旺人气。如今,采摘果蔬、磨豆浆、烧土灶、扎稻草人,带着孩子体验农耕文化、乡村生活的亲子活动,已经成为她家农场的热门项目。

  凝结着乡愁的乡土人文需要经典传承与现代转型。年轻的乡村创业者们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担当。他们从父辈手里接过来的不仅仅是家族的事业和责任,还有投身家乡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拥抱美好生活的勇气与决心。

  (经济日报 记者:许红洲)

(责任编辑:王炬鹏)

精彩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