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5789万吨

2018年12月15日 08:57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林火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4日讯(记者 林火灿)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13158亿斤),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74亿斤),下降0.6%。“今年全年粮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高位水平,属于丰收年景。”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首席统计师侯锐表示。

  今年以来,各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库存较多的稻谷和玉米种植,扩大大豆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6亿亩,比上年减少1428万亩,下降0.8%。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湖南、江西主动调减单产较低、品质较差的早稻和双季晚稻种植面积796万亩,同时增加单产较高、品质较优的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面积348万亩;黑龙江主动压缩冷凉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49万亩;贵州、河北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主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65万亩;内蒙古、吉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区)采取加大政策补贴等措施扶持大豆生产,共增加大豆面积402万亩。

  从粮食单产水平看,2018年,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单产提高,小麦单产下降,玉米单产持平。

  侯锐分析说,粮食单产提高得益于多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一是农业气候对粮食生产总体有利。尽管今年夏粮因灾致使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5.3公斤,但整体看,全国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气候条件有利于粮食生产。秋粮生长期间,除局部地区一段时间发生旱情外,全国大部农区光热充足、降水充沛,有利于秋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二是抗灾救灾措施得力。春末夏初,东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情发生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决策部署,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侯锐表示,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多年保持在高位水平,粮食尤其是谷物库存较为充裕,种植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我国粮食生产基础尚不稳固,还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粮食供给地区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种植效益低等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