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青海省尖扎县:荒地变身“最美休闲乡村”

2018年12月11日 21:4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12月初,地处高原的青海省大部分地区都已是冰天雪地,而海拔相对较低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似乎还残存着一丝初冬的气息。经济日报记者跟随“四十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团,走进尖扎县德吉村采访。

  依托黄河景观打造的德吉村休闲观赏区。经济日报记者 刘春沐阳 摄

  异地搬迁改善生活条件

  德吉村位于黄河岸边,群山环绕、景色旖旎,藏族风情的院落错落有致,碧清的黄河蜿蜒而过,河边的沙滩、码头、木栈道整洁别致,颇有点“小江南”的味道。“大家都说‘天下黄河贵德清’,但我们这里的人常说‘天下黄河尖扎秀’。”尖扎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朋毛索南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德吉”在藏语中意为“幸福”,仅仅几年前,德吉村所在的地方还是大片荒地,如今通过实施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实现了大变身,今年10月底,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尖扎县是国定的深度贫困县,大多数群众生活在县内的浅脑山区,地理条件恶劣,信息闭塞,自然环境和贫困问题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基本处于低收入水平线。

  据尖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孟春宁介绍,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尖扎县将异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于2016年9月开始在昂拉乡河东实施了异地搬迁项目,对浅脑山区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7个乡镇30多个贫困村农牧户251户946人进行了集中安置,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866人。项目采取“统归自建”模式,修建住房251套,户均建房80平方米。修建围墙及大门,统筹推进了搬迁点“水、电、路、讯”、污水处理厂以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学校、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

  德吉村统一打造的农家乐民宿区。经济日报记者 刘春沐阳 摄

  德吉村村民卡先加,今年30多岁,原来住在尖扎滩乡羊治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到德吉村。卡先加家里有3个孩子,其中一个几年前患上脑瘫,为了给孩子治病,他将家里的300只羊全部卖掉,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而且村子离县城47公里,山路崎岖,出去打工也不方便。搬到德吉村后,卡先加和妻子在家印经幡,4天时间能印1万米,能卖3万多元,利润有1万多元。卡先加说,现在村里离县城只有7公里,销售经幡特别方便,批发给商店就可以了,夏天自己会出去打短工补贴家用,家中还有两间房做成民宿,今年刚营业不久,妻子在家便收入了几千元。“现在住的地方环境和交通都好很多了,只要我自己努力,以后生活肯定没问题。”卡先加说。

  因地制宜搭建致富平台

  德吉村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村,必须要通过培育和壮大安置点后续产业,激发出村子的内生动力,才能使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有稳定的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为搬迁群众搭建起增收致富和长远发展的平台。如果还是抱着“等、靠、要”的思想,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过贫困生活而已。

  对此,德吉村创新思路、着眼全局、因地制宜,采取“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模式,依托黄河风景、气候较好、海拔较低、交通便利等独特优势,走上了旅游脱贫的路子。开发实施了露天沙滩、水上游乐码头、黄河垂钓及亲水广场、自驾游旅游营地和30户“农家乐”等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土地流转,租赁耕地230亩,建设观赏性花海种植花卉110亩,规划建设50亩蔬菜、果品采摘区,正在实施西红柿、大田辣椒等精细菜和油桃、核桃等蔬菜种植和林果栽培;引导成立德吉村苗木种植合作社,计划栽培油松、云杉等苗木70亩。此外还实施了婚纱摄影基地、小吃广场等多个旅游后续产业项目。

  2018年7月,青海省乡村旅游暨扶贫产业启动大会在德吉村召开,省内的40家旅行社到德吉村踩线签约。据尖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飞燕介绍,德吉村乡村旅游景点于今年7月底开始运营,到10月底进入旅游淡季,不到3个月的时间,旅游人数已突破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20余万元。

  说起德吉村下一步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张飞燕胸有成竹:“游客和当地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我们的阳光沙滩景点,但这块沙滩有些狭窄,我们已经计划进行扩展。还有,我们打算修建儿童游乐设施,考虑到一个儿童背后有6个大人,这个商机也是不可忽略的。此外,修建跨黄河溜索和玻璃栈道、建设帆船广场、引入水上轻型飞机等设想也都已经在评估规划中。”

  青海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是游客极为青睐的旅游胜地,但由于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特别是冬季时间极长,旅游业受季节影响很大。张飞燕表示,德吉村在发展旅游产业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冬季旅游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可研性报告、规划、选址等都已经做出来了,很快就会开工了。”张飞燕说。

  目前,德吉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正深入开展,德吉村乡村旅游运营体系不断趋于成熟完善。

  发展旅游促进就业创业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村里人口的就业。截至目前,德吉村已经安置了保洁员77名、村警2名、水管员2名、旅游服务员22名,另外还安排了30户群众发展农家乐,38户群众经营特色小吃,引导群众走旅游脱贫之路。

  紧挨着黄河岸边就是一条宽阔、干净的水泥路,路旁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藏族风情院落,也是村里统一规划的农家乐场所。每户院落前都立着一块木牌,写着主人的名字、可提供多少床位、餐饮收费标准等。记者走进其中一户农家乐,得到了村民加羊索南的热情招呼。

  德吉村村民加羊索南家的民宿。经济日报记者 刘春沐阳 摄

  加羊索南的农家乐是一座四室一厅的院子,干净整洁,一共能够提供10个住宿床位,室内的家具均为木质,古色古香,还有很多藏族风格的小物件,不少游客都很喜欢。加羊索南今年41岁,家中4口人,原本是在尖扎滩乡放牧的牧民,那时的年收入不到一万元。2013年由于遭遇雪灾,加羊索南养的羊冻死了七十多只,损失惨重。德吉村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后,加羊索南一家也搬到了山下,在村里的帮助下开起了农家乐。开业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加羊索南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一万四千多块,比过去养羊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作为一个牧民,之前从未有过住宿、餐饮行业的工作经历,是如何将民宿经营得这么好的?看到记者一脸疑惑,加羊索南解释,村里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将外面的专家或民宿业者请过来,为村民提供培训。或组织大家到外面去参观考察,学习外面的民宿运营管理经验。村里还特意为他们办了两期百人培训班,主要提供藏式和汉式餐饮培训。

  据介绍,加羊索南的农家乐每位收费90元(含早餐),每天正常能接待10几位用餐游客,多的时候能接待20几位。“最多的一天收入有2000多元,明年我预估净收入4万元左右。”加羊索南笑着说。

  “现在村里人除了在县城打工,就是在家从事旅游服务。到了旅游旺季,30户农家乐和38户特色小吃根本忙不过来,目前已经有许多群众申请明年开办农家乐或特色小吃,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孟春宁说。

  搬迁的是新居,搬不走是各族群众千百年来独特的民俗传统文化,这正是乡村旅游的“文化核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开发,尖扎县全面展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乡土文化,让地域特色文化看得见、听得到、能品尝、可体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知度,使乡村旅游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迸发出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火花。正如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所说的:“处理好旅游与生态、民生的关系,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背靠山水美景忙起来、有事干,吃上‘旅游饭’;处理好旅游与产业的关系,发挥旅游就业容量大、增长快的潜力,以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春沐阳 石晶)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