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普惠金融如何“攻坚最后一公里”?

2018年10月18日 17:1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8日讯(记者郭子源)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10月18日举办的“2018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攻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可从六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即如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如何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与业务模式、如何合理运用激励考核机制、如何借力金融科技、如何建立健全更有效的风险补偿和融资担保机制。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稳步推进,政策体系已更加完善,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也不断扩大。

  从信贷投放角度看,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从机构设置角度看,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在总行层面和全部185家一级分行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股份制商业银行则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加快探索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已设有5000余家扎根基层、服务小微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服务重心,向县域、乡镇及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和群体延伸服务触角。

  有了服务机构和信贷资金,相当于架起了路、跑上了车,但要打通“最后一公里”仍需多方合力、久久为功。

  首先,需正确理解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当日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8)》指出,“最后一公里”是指金融服务的触达问题,是一个动态概念,相较于我国银行体系建立初期,当前金融体系能够有效触达的范围已有“天壤之别”,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探索不断深入,最边缘客户能够享受到的应该不仅是存贷汇等基础服务,而是进一步的、与其需求相适应的高效率、可持续、功能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

  其次,正视当前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难点。“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待进一步疏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需要调整。”潘光伟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法定存贷款利率并未调整的情况下,有些地区和行业实体融资利率略有上行,民营和中小企业仍感到资金面紧张,融资渠道不畅。“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要在风险可控或者承担适度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是传统模式下为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商业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普惠金融服务内生动力不足;三是补齐普惠金融领域制度短板面临挑战,缺乏系统性、制度性安排,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精准度不足;四是新型金融业态存在规范不足、业务异化、信息安全等问题,普惠金融领域创新面临金融乱象,背离了普惠金融初衷。

  最后,正视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潘光伟认为,解决“融资难”不能靠银行业机构单打独斗,而是要按照“几家抬”的思路。

  具体来看,接下来可从四方面开展探索和思考。一是如何加强财政、工商、税务、监管等部门之间联动,做好政策传导,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二是鉴于小微企业公司治理和财务报表不规范,生命周期平均只有3年左右,缺乏有效担保抵押手段等情况,如何规范财务管理,完善信用信息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解决小微和民营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三是如何打造适应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批量授信、批量开发,提高信贷服务质效;四是如何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风险投资,发挥VC、PE等前期介入资金作用,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

  此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建议,为了建立起更加精准化、科技化、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应做好四个“同步推进”。

  一是基础覆盖与丰富供给同步推进;二是服务下沉与能力建设同步推进;三是科技驱动与风险防控同步推进;四是政策激励与实践创新同步推进。

  “应结合普惠金融服务的变化趋势,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政策、针对性的财税政策、特色化的地方配套政策,加强各类政策的协同与衔接,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地方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的作用,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李东荣说,同时还应尊重市场规律,坚持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公平准入、公平竞争和公平规制,着力破解不合理的政策约束和制度瓶颈,增强各类从业机构开展普惠金融实践、创新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