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首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把青年人的创新成果落地

2018年09月18日 10:5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启动仪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西安9月18日讯(记者 何欣)9月17日,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举行。本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俄罗斯中央电子科研院、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主办。陕西省西安市政协主席兼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岳华峰出席,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代表俄罗斯中央电子科研院总裁阿廖娜、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等出席并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

  王新哲在致辞中强调,中俄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政治互信持续增强,经贸合作全面发展,进入加速提质升级的新阶段。工业和信息通信业的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此次举办的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是落实中俄双方共识的务实举措和最新成果,对于推动两国创新领域交流、促进两国产业发展、加强两国工业领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王新哲就办好大赛,进一步深化中俄工业领域合作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聚焦数字化转型需求,提升合作质量和水平。以中俄(工业)创新大赛为契机,深化两国在工业软件开发、数字工厂管理系统、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培育新型产业形态。

  二是搭建服务创新合作平台,整合行业创新资源。以中俄创新大赛为平台,整合中俄行业创新资源,打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中俄合作深化发展的强劲引擎。高度重视成果转化,加速优秀创新成果落地。

  三是延伸拓展赛事内涵,促进专业创新人才成长。在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这个总赛事下,细分开展中俄大数据创新大赛、中俄工业互联网大赛等,进一步丰富赛事内涵,促进更多专业人才茁壮成长。

  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代表、俄罗斯中央电子科研院院长付米娜·阿廖娜说,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两国优秀青年汇聚于此共同交流,为中俄青年创新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为双方更多优秀项目的合作打下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姜冠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姜冠雄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本次大赛不仅仅是比赛,更重要的是,通过大赛把青年人的创新成果落地。”他还表示,本次大赛可以让两国在创新领域有所了解,为中俄创新领域发展添上绚丽一笔。

  大赛以“创新驱动 智胜未来”为主题,涵盖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大数据及电子信息领域,14个中方项目和14个俄方项目展开角逐,通过对商业模式,技术前景、独创性、领先性以及团队的介绍,突出工业领域的创新亮点。大赛最终获得一等奖的是西北工业大学刘金鑫和俄罗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奥夫钦尼科夫·安东。刘金鑫带来了《第六镜人脸识别服务及产业化》项目,并介绍了该产品目前的应用及采用的高尖端的科技。奥夫钦尼科夫·安东的项目是《弹性钛植入物》,他介绍了该项目在骨科手术、肌肉缝合、脊柱修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在全球若干国家的应用情况。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