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扩大有效投资亟待加力

2018年08月17日 22:1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李俊波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持续回落走势。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2和0.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7%,比1-2月份、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0.4、7.3和1.6个百分点。从下阶段走势看,新开工项目不足和项目资金紧张问题仍较突出,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需要加大政策力度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今年以来投资增速回落主要受结构性、政策性和周期性等多重因素影响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分化明显,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结构调整阵痛持续释放,投资资金来源约束增强,结构性、政策性和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一是行业地区分化制约投资增长。上游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下游行业受原材料成本上升、销售增长放缓影响,企业投资能力不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利润总额下降1.6%;纺织服装、服饰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9%,利润总额仅增长0.8%。受此影响,1-7月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6.2%,纺织服装、服饰业投资下降8.4%。与此同时,一些地区转型发展压力持续较大,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投资增长下滑。1-7月份,西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增长3.3%,回落3个百分点。

  二是淘汰落后产能和规范清理投资项目客观上加大投资压力。今年以来,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投资项目清理整顿力度加大,长期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短期内也增加了投资增长压力,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下滑明显。1-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7%,为2012年1-7月份以来最低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2.7%,比上年同期低25.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持续负增长,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和1-7月份同比分别下降8.9%、10.3%和11.6%,降幅持续扩大。此外,今年以来,去杠杆进程中,财政信贷资金传导机制不畅,企业和项目流动性趋紧,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投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建设项目许可和实施过程中环保标准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增长。

  三是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化,国内生产、投资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从历史经验看,世界经济形势变化不仅会影响国内生产,也会对国内投资产生影响。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出现分化,欧元区和日本增长势头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增长有所放缓,加之国际经贸摩擦持续升温,市场预期受到扰动,影响国内企业生产和投资行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1个百分点。1-7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8.5个百分点,不可避免对投资增长带来一定压力。

  二、下一步制约投资增长因素较多,投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从今后一个时期看,我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仍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市场预期不稳、资金传导机制不畅、营商环境需要改善等有可能影响市场主体投资决策,下阶段投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是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影响投资者信心。当前到今后一个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行为进一步抬头,国际经贸摩擦仍将持续,加征关税现象可能愈演愈烈。同时随着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新兴经济体本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加之美国重启对伊朗制裁,巴以冲突、叙利亚问题等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较大,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增长难度增加,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企业投资信心,一些外向型企业投资趋于谨慎,甚至出现投资转移现象。

  二是资金来源不足制约投资能力扩张。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0.3%,回落3.3个百分点。从宏观政策取向看,将继续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后期市场流动性偏紧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与此同时,1-7月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增速比1-6月份放缓0.6个百分点。随着下调增值税税率,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密集出台,财政收入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受这些因素影响,投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限制,将不可避免制约投资增长。

  三是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客观上影响投资积极性。近年来,一些地方重视对经济推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而对规模小、分布面广的民间投资支持有限。民间投资在信息共享、项目审批、项目融资等方面仍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原材料、融资、环保、人工成本上升压力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也影响民间投资积极性。7月份,制造业PMI调查显示,反映劳动力成本高的企业比重占38.7%,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占39.9%。

  四是先行指标预示投资增长趋势不容乐观。从先行指标看,1-7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17.5%,投资到位资金仅增长1.9%,持续低速增长,这些均预示着后期投资增长压力较大。

  三、加大力度稳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综合来看,今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速回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要看到,投资增长既关系到短期经济增长,又是下一步提升供给能力、优化供给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如果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将会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干扰市场预期,增加就业压力,也不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和强刺激的同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扩大投资与推进结构调整、补短板强弱项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扩大有效投资,尤其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增加技术、研发领域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着力扩大短板弱项领域投资。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把财政科技投入向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增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投资,大力推进精准脱贫,加快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环保投资,推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针对当前基础设施投资下滑过快,加快推进一批高铁、核电、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短板领域投资。增加项目储备,推动合规PPP项目加快审批开工,对于有较好社会效益和一定盈利能力的项目加大扶持,确保尽快落地。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在建PPP项目、政府投资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的后续融资,保障项目续建和收尾。

  三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投资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投资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企和国企同台竞争、公平竞争。向民企推出一批有投资价值和盈利前景的项目,完善财税优惠、用地招拍挂、融资支持、资本退出等配套政策,让各类社会资本放心大胆投资。加快落实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护外资企业合法产权,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为企业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强化创新驱动引领投资增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中心。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方式,鼓励大企业牵头,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激励机制作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更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加大对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新材料产业等先进制造业的投资支持力度,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五是严格督促检查抓好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各项产权保护措施,尽快清理、修改和废止不利于产权保护的法规文件,坚决制止侵害企业自主经营权和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国务院专项督查、调研和评估活动中发现重点任务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进一步明确细化任务内容、时间期限和责任部门,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方严肃追究责任。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副司长 李俊波)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