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中国“入世”惠及全球经济

2018年07月21日 07:25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刘 威

  日前,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仅促进了东亚经济的整合和全球经济的循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更在推动世贸组织重视发展中成员关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为突出的意义在于整合并引领了东亚经济。顾清扬表示,以往东亚经济的整合主要依赖日本,被称作“雁阵模式”。但是,由于各经济体依靠欧美市场拉动出口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向没落,日本为首的“雁阵模式”难以为继。中国完整的工业配套体系和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成功吸引了东亚各经济体与其建立产业纵向贸易联系。东亚国家出口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中国加工组装后,再通过中国的贸易渠道销往世界各地。这种先在东亚内完成价值链的垂直整合,再通过中国市场将产品出口至全球各地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极大地加深了域内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中国实际上已经替代了日本,成为新的“雁阵模式”领头雁。顾清扬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成为拉动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发动机,对整个东亚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良性循环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推动世贸组织更加重视发展中成员的关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球机制和规则构建中展现了大国担当。顾清扬认为,在现行包括世贸组织在内的全球性框架体系内,发展中国家往往在全球规则制定上处于弱势,尤其在全球治理方面的话语权并无相应的体现。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以及国家治理等方面不断进步,其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中国能够把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传递到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在推动世贸组织重视发展中国家关切、提升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加入世贸组织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全球贸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解决全球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顾清扬表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突破了以往全球化受制于海路发展的局限,经沿线相关各国向内陆辐射,在新型全球化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至以往基础设施极其薄弱的地区,打破了发展瓶颈,用希望之光照亮了全球发展的黑暗角落。

  对于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来袭、美国威胁退出世贸组织,顾清扬表示,世贸组织对人类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建立了贸易方面的联系,更在于其以贸易投资的方式整合了全球经济,并使其良性互动。美国作为世贸组织发起人和规则的建立者之一,若认为现行制度规则对美不公、需要改革,应在坚持该多边框架的基础上通过透明、互惠的协商方式解决,不能用挥舞大棒的方式单方面强迫别人。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各自的意愿来行事,不受任何规则框架约束,全球经济秩序将一片混乱。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应在磋商、合作和共赢的前提下,以全球共同发展为最终目标,而非某一国家的单一发展。(经济日报驻新加坡记者 刘 威)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