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青海民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2018年07月17日 15:28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7日讯(记者田得乾)花儿漫丝路,开启新征程。7月16日,第三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暨河湟民俗文化节在海东市民和县拉开序幕,开幕式上,一场场文化盛宴精彩纷呈,“风情海东”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开幕式主题是通过“丝路花儿”“一带一路”“三江源中华水塔保护“多民族融合发展”“青海河湟民俗文化展现”“海东风情·民和元素”“民和县作为兰西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促进川海一体化发展,共建军民融合发展”为主要目标,将开幕式打造成海东第一文化品牌,让花儿的歌声源远流长。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西北省区的民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被誉为大西北人民的文化之魂,是国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更是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陈述。此次艺术节期间,将从群众性、民族性、艺术性和融合性四大视角,集中展示花儿的魅力,打造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大美青海、风情海东、极地门户、青海首站”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民和是河湟文化发源和发展的主要地域,史前人类遗迹、千年唐蕃古道、滔滔黄河流水、多彩别样民俗,孕育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特别是民和的七里寺“六月六”花儿会、西沟的“五·二五”花儿会、满坪的“六月八”花儿会等等得到各族群众的广泛参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已成为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七里寺“六月六”花儿会作为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化盛会,已有百年历史,2006年,七里寺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三川土族的“纳顿”从每年农历七月十二开始跳起,一直持续到农历九月十五结束,历时63天,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文化宝库中的明珠”、“记载土族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和县委书记杨海林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民和县是青海东部门户,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民风淳朴,人民善良,是河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在1892平方公里的沃土上,留下了大禹故里、卡地卡哇、河湟花儿、三川纳顿等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优秀民族文化,融为河湟大地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民和县举办本届艺术节,旨在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展示民族艺术风采,推动各民族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包容进步、共同发展,以促进全县民族文化事业实现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