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北京构建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体系

2018年03月18日 20:5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3月15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9个委办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通过实施分类管理、精简审批前置要件、“多规合一”平台统筹、市政接入“一站式”窗口服务、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只进一扇门”、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多项组合拳,精简审批环节,将办理时限压缩到45个工作日以内。

  “这次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主要针对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是近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在3月18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玮对这一政策进行了解读。

  他表示,改革以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为出发点,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目标,市规划国土委、住房城乡建设委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转变职能、主动服务、加强统筹、提高效率,优化和完善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规范优化专业化中介服务,“我们推进这项改革的目标是要努力构建‘全流程覆盖、全周期服务、全要素公开、全方位监管’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体系,实现从被动受理审批到主动协调服务的转变,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据介绍,本次改革不仅是审批流程的优化完善,更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本次改革主要针对北京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力度空前,是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进行的自我革命式流程再造。

  一是实施分类管理,实现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和时限应减尽减。也就是说将来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将分类施策,不同类型的项目适用不同的审批流程。《意见》将建设项目按照实施方式分为内部改造、现状改建和新建扩建三类。内部改造项目最为简化,可直接从施工许可开始办理,从工程建设到投入使用的全部时间中政府工作时间只占21个工作日。现状改建项目,可直接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开始办理,从工程建设到投入使用的全部时间中政府工作时间只占28个工作日。新建扩建项目,须从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开始办理,时间由原来的109个工作日减少到29-44个工作日。

  二是精简审批前置要件,为建设单位办事“减负”。各类审批的前置条件和申报材料按照依法、规范、必要的原则,能减则减,不再设置“兜底条款”。对于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可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不再强制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招投标,节省了建设单位的费用和建设周期。取消建设单位办理资金保函或资金到位证明,提高了建设资金周转效率。相关部门核发的审批文件由办理部门向其他行政机关推送,实现信息共享,不再要求建设单位反复提交。

  三是政府各部门主动统筹协调,赠送建设单位两个“大礼包”。由规划国土部门协调各委办局共同搭建“多规合一”平台,切实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将原来作为审批环节的各种评价,前置到与建设单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前,作为政府部门深化前期研究的工作内容,并规范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决策程序,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规划国土部门在与建设单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作为政府“大礼包”,同步为建设单位出具土地预审意见、规划条件、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含城市设计要求)、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五个规划用地批准文件。也就是说原来需要在市规划国土委申请六次的六个办理事项,现在申请一次就可以取得全部六个批文了,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办一送五”。

  同时,主动协调各市政公用集团,把原来分散在各市政公用集团的水、电、气、热及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服务项目集中到政府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窗口服务,建设单位可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后同步申请办理;并公开办事流程,限定办理时间,为建设单位提供便利。

  四是建立一家受理、部门联动并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力争实现建设单位“只进一扇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指出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这次的审批流程改革也以此为目标进行了系统的设计”。

  五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放管结合,推行建设单位承诺制和全过程监管相结合,由“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由“从严审批”向“全过程监管”转变。一方面,推行“建设单位承诺制”,建设单位须就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并在竣工前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做出书面承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其提交的申请、施工图、承诺书以及规划国土部门推送的土地出让合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可核发施工许可证。另一方面,坚持“信用管理”与全过程监督挂钩。将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的各种评价,作为政府部门监督建设单位履行承诺的工作内容,后置到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由规划国土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后即开展监管,并向相关部门同步推送有关信息,确保建设单位的各项承诺以及各相关审批事项的要求能够落实落地。

  六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在线审批登记。为落实全国两会上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这次改革从施工图审查和办理施工许可证入手,逐步扩大网上审批的覆盖率,大力推进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电子化。目前办理施工许可已实现网上打印电子证照,今后将逐步实现各类审批事项网上报审和推送。构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体系,推行移动客户端预约、线上查询等多项措施,提高企业和群众便利程度。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市政公用服务企业制定并在线公布各类事项的受理、办理标准和规范,确保各类规划、标准、规范的公开、透明、统一。

  这项重大改革将给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带来什么变化?王玮表示,这意味着,建设单位到政府各部门的审批手续更加精简,办理时限大为缩短,办事成本大幅降低,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也将更有效。

  例如,对照现行的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大大压减,项目立项开始到施工证取得从109个工作日减少到29-44个工作日。取消了招投标和资金证明,“多规合一”协同研究和“只进一扇门”的工作模式减少了企业多个部门跑路和协调的时间。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不仅改变了政府重审批轻监管、重被动受理轻主动服务的形象,而且形成了从审批、建设、监管、整改的闭合回路,有效遏制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据了解,下一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还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配套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成果,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持续改善北京营商环境,增强企业获得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学聪)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