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可转债上市公司持续扩容 套利空间将收窄

2017年11月14日 06:2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周 琳

  今年以来,可转债发行预案数量出现井喷。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1月13日,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20家,拟募集资金规模超过2900亿元。其中,今年2月份“减持新规”发布后的可转债预案数量超过70个。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放弃定向增发方案,转向可转债融资方式。如何看待今年以来可转债的火爆行情?其中是否存在风险?

  新规利好发行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可在转股期内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转换为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债兼具债性和股性,是一种重要的再融资工具。

  可转债通常有三种发行方式,即原股东优先配售、网上发行和网下发行。通常会在发行公告中确定原股东优先配售的比例,以及优先配售后余额部分在网上和网下发行预设的比例。

  2009年之前,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可谓波澜不惊,维持在每年10只左右。2009年之后,可转债的发行规模有较大提升,但并未出现像定增市场一样的火爆场面,属于相对“小众”的融资工具。

  2017年2月15日,《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发布,这一新规从定价规则、融资规模以及融资频率等方面,对定增融资作出限制。再融资新规要求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必须间隔18个月,并且融资额不能超过市值的20%。但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可采取可转债或优先股的形式来替代原来的再融资方案。也就是说,可转债原则上不受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新规的限制。

  在技术上,申购“门槛”大幅降低。今年9月初,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主要为了解决可转债和可交债发行过程中产生的资金冻结问题,将现行的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按照新规,网上申购无需预先缴纳申购资金,提高了打新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新规引入了网上打新违约的惩罚机制。相比之下,网下打新仍然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但相比之前按照申购金额比例缴纳,保证金大幅下降。

  “政策面和技术面上都利好可转债市场,在定增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转债这类低息且具备转股权的融资工具成为定增融资的‘替代品’,发行量大概率增加。”兴业证券分析师任瞳说。

  减持引发关注

  随着可转债市场发行火爆,控股股东快速减持以及短期获利丰厚的问题逐渐引起市场关注。10月20日,雨虹转债刚上市。根据10月24日上市公司东方雨虹大股东李卫国披露的减持公告,从10月18日缴款到10月28日减持完毕,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10天减持的收益率约为18%。

  既没有上市后的破发,也没有过去相对较低的收益,雨虹转债的案例反映出部分可转债“蛋糕”的美味程度。但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情况能否持续?

  “从供给端看,可转债在2015年之后供应量大幅下降,但转债的需求方面又有刚性回升。如果将转债看成某种商品的话,那么,在供应稀缺、需求刚性的情况下,当前转债产品本身有一个估值溢价,这一溢价会随着发行量增多而下行。”鑫元基金研究部总监兼基金经理丁玥说。

  从需求端看,目前投资者申购转债的仍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从上交所发布的投资者动向看,基金目前仍是持有可转债金额占比较高的金融机构,但自今年8月份以来连续第4个月净减持转债。目前,基金仓位与转债估值变化同步。保险公司继9月份减持约8亿元之后,10月份也减持了约3亿元转债。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显示,保险的多数持仓是银行转债,目前险资减持的也主要在银行转债。此外,自然人、专户理财、年金等均小幅减持了转债投资。

  “可转债是目前市场上较好的套利工具之一。所谓套利,套的是转债市场估值变化的利益。随着转债利好政策持续发酵,可转债发行速度和规模提升,这一套利空间将会随着转债市场供应量增加而不断收窄。”丁玥说。

  投资更须谨慎

  尽管部分上市后的可转债出现过首日平均涨幅近20%的情况,但是随着转债数量增多,转债高涨幅情况无法成为常态。从目前审批情况看,发行可转债的审批有加速趋势,但审核并未松动。今年9月5日、9月19日、9月20日、9月27日,分别有1家上会。进入11月份,仅2个工作日就有9家上市公司密集上会。11月6日,蒙草生态可转债申请遭到证监会否决,这是近年来少有的被否可转债预案。11月6日上会的5家公司中,吉视传媒、中航电子、蒙草生态均受到监管问询,涉及问题包括部分财务指标下滑、发行人关联交易情况等多方面。

  “转债介于普通股和债券之间的属性,使得供需双方接受意愿更强,属于市场化的多层次融资工具。转债也有成本,最终结果还是要转股,未来能否成功实施转股,还得看公司业绩及正股表现,万一不能如期顺利转股,或是摊薄收益,都会利空股价,也将减少控股股东的持股市值。”兴业证券分析师左大勇表示,考虑供给压力、债市调整等因素,目前机构都偏谨慎。若再考虑到短期股市和转债长期估值等因素,短期内投资者应轻仓小量参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