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从“多”到“一”再到“零”——四川省新津县行政许可权改革调查

2017年11月03日 02:2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改革前22枚各部门的审批专用章变为审批后的一枚审批章,成效显著。 (资料图片)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在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区建立了专门的服务中心。

  林 川摄

  核心提示

  2015年4月,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批准四川等地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同年3月,新津县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7月,经中央编办和国务院法制办同意,新津县正式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

  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新津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工作进展如何?企业和百姓对这项改革感受怎样?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在新津县进行了深入调研。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县四川新津引起强烈共鸣和热切期待。5年前,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5年来,新津县行政许可权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取得明显效果,深受群众欢迎。

  从“多”到“一”,提升效率

  在原有政务中心的基础上,新津县正式挂牌成立行政审批局,一系列从“多”到“一”的改革由此推开。现在,他们做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接办件、一套清单确边界、一套机制强监管、一套体系促服务

  9月28日,新晨新材料有限公司基建部经理何俊杰匆匆赶往新津县行政审批局,要为一个新项目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家去年初从深圳落户新津工业园区的公司,手中握有PBO纤维这种军民两用关键材料的新技术,准备调整原有建设内容,增加一套纺丝生产线。

  作为基建部经理,何俊杰办证经验丰富,知道以前办理这个许可证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的。一般来说,即使不要十天半个月,怎么也得等个把星期。但这次出乎他的意料,审批局规划建设科在认真审查过相关资料后,当天就发放了项目开工前必须办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从“十天半个月”到“一天”,何俊杰从中深切感受到两个字:高效。这也正是新津县行政许可权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这些年来,新津在简政放权特别是在行政许可权方面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从未停步。

  2008年,在行政服务中心体制下,虽然县直20多个部门在政务中心设立了统一的对外窗口,但以部门为主体的行政审批体制并没有改变,审批职能实际上仍然分散在各个部门,政务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全县的大“收发室”,收到报批资料后,还得送回到各部门,群众甚至可能因此还得“两头跑”,既跑政务中心,还得跑相关的部门;虽然各个部门都有时限承诺,看起来较以前减少了天数,但由于许多事项有前后顺序的问题,各个部门加起来,行政审批仍然存在环节多、盖章多、中介多、材料多,进而耗费的天数多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探索的步伐不断加大。2014年5月,新津开始探索“并联审批”改革试点,共有13个房地产项目纳入并联审批试点,从用地、立项、规划到竣工验收,实现减少申请材料45项,容缺12项,解决互为前置10项,提速工作日163天。但审批过程还是存在重复报送资料、企业还需在不同部门之间往返等问题。以“隆鑫·印象城邦”为例,该项目从立项到办完施工许可证,包含中介服务时限,共费时165天。

  2015年3月,改革向体制机制阶段推进,真正步入改革“深水区”。在原有政务中心的基础上,新津县正式挂牌成立行政审批局,一系列从“多”到“一”的改革由此推开。

  一枚印章管审批。2015年3月,新津成立行政审批局之后,将涉及规划、建设、环保等22个县级部门承担的173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划转到审批局,同步启用“新津县行政审批局”审批专用章,切实解决行政审批事项分散、公章“四面围城”、审批“万里长征”等问题。

  一个窗口接办件。在审批局政务大厅设立了商事登记科、投资立项科、规划建设科和工业项目审批服务中心等7个专业审批科室,实现审批事项“一窗受理、一窗办结”。

  一套清单确边界。为解决“职责不清,扯皮拉筋”的问题,新津县在制定县级各部门“三定方案”中明确审批局和监管部门职能职责,实现审批和监管既相对分离又协同配合推进。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的“权力清单”,全面公开行政许可权力范围和运行“流程图”;建立行政审批“程序清单”和审批人员“责任清单”,划定行政许可审批界限,规范审批程序、落实审批责任,明确审批运行程序、明晰责任边界。

  一套机制强监管。新津县专门出台了《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明确审批部门、监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县监察局、法制办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审批局的审批行为进行督查,每季度按审批办件量3%至5%的比例进行抽查,并对22个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进行督查,以防止新的不公、新的腐败。

  一套体系促服务。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将个体工商户登记、社保征集等88项许可事项和服务事项下沉到镇乡(街道)办理,将婚迁入籍、低保申请办理等28项服务事项下沉到村(社区)办理,努力实现群众办事“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

  早期的改革可以称为“归大堆”,各部门人员和材料工作仍然是各干各的,很难召集多个部门共同研究某个事项的审批。现在,审批权集中到审批局,法律责任由审批局一家承担,改革从“物理整合”进入到“化学整合”阶段

  从“多”到“一”,问题彻底解决了吗?答案是,改革还必须继续向深层推进。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陈龙告诉记者,虽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审批改革之后解决了许多问题,大家普遍感觉比以前方便了,效率高了,但审批环节仍然偏多,一些项目开工之前要经过近40个审批环节。全部走完这些环节,大概要半年多时间。许多企业深感市场不等人,资金压力大,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改革。

  今年3月29日,新津县在行政许可权改革方面迈出新的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在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中的工业项目方面率先试行“零审批”改革,减少前置审批环节、注重过程监管服务,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

  所谓“零审批”,即企业在完成注册立项、施工图设计和图审、环评等几个环节之后,就可以开工了,而这些工作一般1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从改革前要耗时一两年,到改革后半年多,再到如今1个月,极大方便了企业。

  四川蜀能紧固件公司是最早尝到“零审批”甜头的企业。该公司综合部部长谢凤伟告诉记者,他们的一个投资1000多万元的新项目,今年4月7日立项,5月初即开工建设,8月底即投入生产,相比以前至少节约时间5个多月。“1000多万元的投资、5个多月产生的效益对企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产品提前进入并占领市场,大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改革得以顺利向纵深推进,得益于新津的改革改到了“骨子里”。“如果说以前的改革是‘物理整合’,那么直到成立行政审批局,才进入到‘化学融合’阶段。”以前在行政服务中心、现在在行政审批局工作的刘娟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早期的改革可以称为“归大堆”:各部门人员和材料的“归大堆”,工作仍然是各干各的,很难召集多个部门共同研究某个事项的审批。现在,审批权已集中到审批局,法律责任由审批局一家承担。

  “化学融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审批局投资立项科科长张小林告诉记者,把以前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审批环节集中起来,对提高审批环节的科学性有明显作用。她说,在环保局搞审批时,脑子里只有环保,没有别的概念。现在在审批局,你脑子里考虑的问题就会多一些。有一件事让张小林印象很深。一个投资商要上一个机械加工的项目,来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这个项目有一道喷漆工艺,申报时科里发现,在他选定的场地旁边有一个食品加工企业已经投产。他的项目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但这样两家企业相邻肯定不行,不符合环境相融性的有关规定。于是张小林告诉他必须另选厂址。他得知情况后表示十分感激,因为这个项目投资高达1000多万元,如果在投资立项审批这一关不指出来,那么他在厂房装修上就要投资一大笔资金,而且后面的环评审批肯定过不了关。如果厂房弄好了,才发现环评过不了,企业的损失就大了。在以前,这一关可能就过了,因为以前这两个项目的审批不在一个部门,而现在都在审批局,哪个地方有什么企业,审批局都知道。投资人得知相关情况后,能够及时调整,避免投资者的经济损失。

  既相对分离,又协同推进

  审批和监管分开,从环节上来说更科学、严格、合理。虽然审批和监管分开,但监管部门在监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会立即与审批局沟通。审批部门审批的项目,也会通过内部的网络平台告知环保局等相关监管部门,双方坚持相互补台不拆台

  审批“大权”被“剥夺”了,相关职能部门干什么呢?

  在新津县安监局副局长尹勋和看来,“审批只是个程序问题,监管则更为重要”。

  县环保局规划与建设项目管理科副科长杜红平的认识是,“审批和监管分开,从环节上来说,更科学、更严格,也更合理”。他们这个科室以前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他们科过去负责全县各项目环保方面的规划和审批、监管,有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排污许可证核发等5个审批事项。2015年审批局成立后,这5个事项全部划转给了审批局。

  “以前科里既管宏观又管微观,既管审批又管监督,真的管不过来。”杜红平解释说,宏观就是全县在环保方面大的规划,比如工业园区建哪里、园区能入驻一些什么样的项目,都要有个规划。微观就是一个个项目的环评审批。“以前科里主要精力用在具体项目的环评上,这一块分给审批局之后,现在科里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宏观方面的环评上。”

  “虽然审批和监管分开了,但坚持相互补台不拆台。”说起与审批局之间的关系,尹勋和举例说,有一个项目,它的原材料和产品都没有危化产品,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危化产品,这个过程技术性很强、很隐蔽,审批局批了,但我们在跟进监管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立即与审批局沟通,共同责成企业增加安全设施,消除了隐患。

  现任审批局投资立项科科长张小林与杜红平过去都在环保局规划与建设项目管理科工作,张小林任科长,杜红平任副科长。张小林告诉记者,他们审批的项目,都会通过内部的网络平台告知环保局等相关监管部门,同时还会以书面形式通报。对此,杜红平予以肯定。他说:“我们与审批局几乎每天都有联系,在一些大的项目上,他们也会邀请我们过去一起商量,提建议,合作非常融洽。”

  “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有一套明确的机制。”陈龙分析说,在县里制定的各部门“三定方案”中,明确了审批部门和各监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哪些是审批部门的工作,哪些是监管部门的工作,确定了“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一目了然。

  现场踏勘工作曾是令企业最为头疼的事情,以前是今天这个局来看一遍,明天那个局又来看一遍,有的邀请多次没人来,有的又要看好几次不给结论,成为滋生“权力寻租”的温床。如今,县里制定了现场踏勘管理办法,统一现场踏勘标准和规程,组建了一支共有82人的跨部门、跨行业现场踏勘队伍,实行“踏勘一车去、情况一起评、意见一次清”,现场踏勘“散、乱、多”的问题迎刃而解。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给新津县丰厚的发展红利。这个仅有37万多人口的小县,近年来一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行列。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工业投资完成增长19.5%,其中,重大工业项目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1.%。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