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各地干部群众热切期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满怀喜悦 憧憬未来

2017年10月18日 07:5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农业联合社当家人韩素兰:希望收获更多果实

   “对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我充满期待,希望从会上看到更多惠农的好消息,特别是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好政策。”韩素兰是安徽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联合社的理事长,也是一位有着32年党龄的普通党员。

  “你有能力流转土地,但不一定有能力种好它。我们就像田地里的包工队,家庭农场主、种粮大户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韩素兰说。

  意利达成立9年来,建立了农机作业服务部、植保作业服务部等部门,既可以为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提供从种到收再到销的全程托管式服务,也可以按需定制,提供菜单式服务。目前,托管式和菜单式服务面积已分别达到23000多亩和50000多亩。合作社提供规模化专业服务,让农业的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韩素兰介绍,目前全程托管一亩小麦的费用是600元,低于农民自己种植的投入。

  对于普通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农民可以农机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收益,农机手等技术型农民到合作社打工每天的收入最多可达300元。

  韩素兰说,她期待着新的5年里,农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让意利达服务更多的农民,在这片土地上收获更多果实。(经济日报记者 张 雪)

    植物专家陆宴辉:将棉花害虫防控进行到底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作为一名普通农业科研工作者,我的内心非常激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陆宴辉介绍,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长江、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种植规模不断缩减,同时,西北内陆棉区棉花产量已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二。对此,我们团队将棉花害虫研究重心从华北转到新疆。

  陆宴辉常年奔波于新疆各地,开展棉花害虫生物学与防控技术研究,指导当地农户科学防控害虫。“希望未来几年在国家持续支持下,能对新疆植保队伍发展、技术平台建设、学科体系创新、科技水平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

    酒店管理者谢滔:在战略转型中把握发展机遇

  23年前,因为“喜欢旅游”这个简单的理由,学建筑设计的谢滔选择了加盟华侨城。伴随着华侨城跨越式发展,谢滔也经历了不断跨越与挑战的人生。如今,她已担任华侨城酒店物业事业部副总经理。

  近年来,谢滔先后参与了威尼斯睿途酒店、华侨城洲际大酒店、海景嘉途酒店、前海颐项目等的筹建。“应该说,每个项目都是全新的挑战,都要克服‘做不到’的困难,把‘不可能’变成现实。”谢滔坦言,从前期策划、施工建设到最后交付运营,其中有煎熬苦痛也有成功喜悦,但却从未留有缺憾。

  近年来,集团全面深化改革步伐,提出了“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创新发展战略,对于一线员工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我们要把企业的新战略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谢滔说。(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水上清道夫”刘发祥:盼着日子越过越红火

  “希望党和政府继续带着我们奔小康,带给我们更多的获得感!”对于党的十九大的期盼,江西鹰潭市信江新区夏埠乡滩上刘家村小组村民刘发祥言语中流露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56岁的刘发祥过去在村里傍水而居打鱼为生,收入低而且不稳定,一天起早贪黑摸鱼也就挣个百来元钱。随着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他和数百名村民一道进城住进了统一规划的安置房小区,成了“新市民”。

  进城后,跟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刘发祥加入当地一家环境治理公司成为一名“水上清道夫”——从事水上垃圾清理,每次出去“扫”一趟水路能赚到200元,加上偶尔去打打鱼,一年收入超过3万元,收入翻番还不止。

  “这几年我的获得感可不少,收入高了,住上了干净漂亮的四层小楼,家里装上了空调,还买了60英寸的液晶大电视,孙子孙女也进城读书了,每天干的活还是改善‘母亲河’环境的好事,跟过去比真是大变样,能不乐吗?”刘发祥说,现在邻里乡亲们每天最高兴的时刻就是傍晚时各家相约去跳广场舞,“政策好,大家日子也都好过,是时候享受一下生活了”。

  前些天,一直在外务工的儿子回来了,说要留下来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不走了,这让刘发祥喜出望外。“一家人团聚比什么都重要,最近大家都在盼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盼着政府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让村里年轻人就业创业的机会多一些,咱的腰包再鼓一点,日子越过越红火!”刘发祥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

    百姓宣讲团团长周保章:心怀中国梦继承大事业

  在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峡街道汶铁社区周保章工作室里,一幅幅老旧的书信挂件吸引着来参观学习的孩子,只要不外出宣讲,已经84岁的周保章老先生基本都在工作室向前来学习的人讲授家风。

  兼任八大峡街道百姓宣讲团团长的周保章宣讲时说,要在党的十九大会议结束后立即投入到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工作中,让大家了解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提振大家精气神,发扬好时代精神。(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刘春梅)

    动车列车长杨敏:期待更多“复兴号”

  “从西安开往全国的高铁线路越来越多,更多的旅客选择乘坐高铁出行,这是我最大的感受。”今年只有31岁的D2685次动车列车长杨敏,算得上是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高铁动车上的老牌列车长,她对高速铁路的发展变化最有发言权。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杨敏在关注大会的同时,也有着对铁路未来的期许。“继续发展建设高速铁路,让越来越多的‘复兴号’飞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 通讯员 于 海)

    “园林人”邵志芳:让绿色福利回馈百姓

  邵志芳是从业17年的“老园林人”,她最期待在党的十九大描绘的蓝图里,看到越来越多与“绿色发展”及“生态文明”有关的内容。

  金秋十月,岭南深圳依旧鲜花盛开、草木葱茏。这是一座“公园之城”:大大小小的公园成为美丽深圳的“绿色名片”与“颜值担当”,寄托着千万深圳人的绿色宜居梦想,打造着特区经济腾飞的生态文明基石,成为保证市民生活品质、缓解工作生活压力、提升幸福感的一项城市软实力。

  这些年,邵志芳先后在深圳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从事园区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感到变化明显的是:大家对绿色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来公园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她说,“在城市土地极其紧缺的情况下,把公园当作最重要的绿色福利回馈给大家,感到很幸福”。(经济日报记者 喻 剑)

    博士研究生文皓:勇担责任践行时代使命

  “90后”的文皓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对于近5年来国家在创新发展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她深有体会。近几年,她调研走访过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感受到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文皓说:“期待党的十九大能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新的部署。作为当代学子,我们定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践行时代使命。”(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

    相关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责任编辑:刘江)